欢迎访问本站。
孔子 论语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分类版 论语别裁 Analects 论语搞笑版 更多
半部论语学做人第十二章 《君子》
12,1,贤贤易色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见贤思齐并改变自己、能尽心尽力侍奉父母、能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效劳、与人交往恪守信用,就算他没有什么学历,我也会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评析】
关于"贤贤易色",有人解释成是"向贤人学习不好色",我觉得这里的"易色"与好不好色没有关系。所谓"色食性也",古人认为好色和好食都是人的一种本性,男人好色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孔子也从来没有发表什么男子不能好色的观点。因此这里的"易色"我理解成"改变颜色"的意思,引伸为"改变自己",而这个改变正是前面"贤贤"的结果。
这一段话,子夏提出了关于什么样的人才算有学问的观点。从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个观点有点片面性,因为今天学问的范围有了极大的扩展,因此仅仅做到上面的几点,还远远不能算是有学问的人。不过考虑到两千多年前的衡量标准,真能做到上面几点,也就难能可贵了。其实即使在今天,不是还有许多官员连这样的标准都还没有做到吗?
作为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有志者,我想我们要以此时常提醒自己。
12,2,过,则勿惮改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如果善于学习就不会固步自封,要讲忠诚,讲信誉,不要与不讲忠诚不讲信誉的人为友,有了错误不要回避,要勇于改正。"
【评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威信,父母希望在子女面前有威信,老师希望在学生面前有威信,管理者希望在部下面前有威信,政府官员希望在公民面前有威信,然而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没有威信的困扰。学习了这一段文章,相信会有助于我们懂得怎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重,自己尊重自己。比如说,一个自己不遵守纪律的管理者,却去要求部下严守纪律,他怎么可能在部下面前有威信呢?政府机构甚至也拖欠老师的工资,拖欠建筑工人的工资,怎么可能在社会上形成诚信的风气呢?连法院都没有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在社会上树立起依法治国的共识呢?
善于学习,不要固步自封,讲忠诚,讲诚信。这些是孔子一贯的主张,而在这一段中特别提出了不要与这方面不好的人为友。有的人把"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理解成"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我觉得是不对的,其一,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难道先要考核对方的能力之后才决定是否交朋友吗?其二,我们应该如此势利吗?其三,老师可不可以和学生交朋友呢?所以我觉得孔子绝对不是一个主张老师不可以和学生交朋友的人,而是强调:人是会受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经常与不诚信的人在一起,就可能受到消极的影响。
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但是对于管理者,特别是较高职位的管理者来说,往往是一个很难做到的要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层管理者往往会文过饰非,明明错了也坚持不改,甚至用新的错误去掩盖旧的错误。更有许多人,为了虚荣的面子,坚持不改正自己的错误,使许多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结果不但伤害了自己,更伤害了别人,甚至伤害了整个社会。
1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求吃得好,住得好,勤奋做事少承诺,按照高尚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好学的人。"
【评析】
关于这段话中的"慎於言",有人解释为"说话小心谨慎",可能也有道理。但个人觉得,那主要是指人在官场要说话小心谨慎,这里的"慎於言"主要说的可能是不要随便承诺,以免无法信守承诺,产生不诚信的结果。所谓"轻诺无信",可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标准,事实上孔子提出了许多的君子标准,因此我们不能错误地理解只要做到其中的任何一条就是君子了。比如有网友问我"人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难道只要做到这件事就是君子了吗?有这么简单吗?"我想,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塑造的一个理想形象,是由许多综合因素构成的,因此只有在孔子提到的所有方面,以及孔子所没有提到的方面都以比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算一个真正的君子。
从这一段关于君子的要求来看,要做到一个真正的君子,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有很高的修养。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点:第一,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第二,某一层次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不能再起激励的作用。马斯洛认为,在特定的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它需要更迫切。只有排在前面的那些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而且只有当前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显现出激励作用。
对照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和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分析,我们不能不赞叹孔子的伟大,他在两千多年前就对国人提出了如此高的精神要求,要求人们不要为了满足物欲而忽视了"自我实现的需求"。相比之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马斯洛的理论更侧重于人的动物性而忽略了人的理性。我想马斯洛先生如果学习过儒家的思想,可能会对他的这一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改吧?
不但要做一个君子,还要做一个好学的君子,是孔子对我们的期待。
12,4,君子不器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要成为单纯的工具。"
【评析】
我想这句话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成分,看我们怎样去理解和发挥。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是说一个人不能只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学习研究或特长,而要有多方面的才华,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因为工具器物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就可能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思想。事实上儒家思想中确实有这样的消极思想,一切以读书当官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正因为这一点,钻研科学技术一直不是中国古代读书人追求的东西,中国的许多古代科技方面成就,大都出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工匠之手。我想,这也可能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没有首先发生在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12,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先要按照自己的言论去行动,而且要始终如一。"
【评析】
我对这句话的翻译,与其他人的翻译不同。我的理解,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做一时的君子容易,做一世的君子难。
做君子,首先要做到言行如一,怎样说,就怎样做。然后呢,要"从之",就是一直如此的意思。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做一件好事是容易的,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我想就算是十恶不赦的大坏人,一辈子也肯定会做过一件好事、做过一时的君子吧,但是只有一辈子都言行如一地做君子,才是一个真君子。
12,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搞小圈子,小人搞小圈子而不团结。"
【评析】
孔子在这里将团结和搞小圈子区别开来,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事实上儒家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混淆了团结与搞小圈子的区别,最典型的就是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那就是典型的小圈子。
那么团结和小圈子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个人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判定:一个是团队协作精神,另外一个就是原则的精神。团结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同心协力地合作,而小圈子则是不问是非原则,完全是以小圈子里的个人感情为优先的盲从。
君子不党,说的就是不要为了个人的好恶或利益来结党营私,更不能为了小圈子的利益而作出危害原则或公众利益的事情。
12,7,君子无所争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
孔子说:"对于君子来说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有的话,也就是射箭比赛之类。比赛时,相互礼让上场。比赛后,共同欢饮。即便在争的时候也保持君子风度。"
【评析】
这一段孔子主要发表了关于争论的观点。就儒家思想来说是主张"不争"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又少不了各种争论,因此孔子就想出了一个规范争论方式的办法,即君子之争。所谓君子之争,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按照游戏规则堂堂正正地来争。因此这个观点在今天依然有参考价值。
我们国家过去有一个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个口号看上去很有风度,但是有点偏离了比赛的初衷,现在好像也再有人提了。我们不能为了赢得比赛不择手段地采取任何不正当的手段,但是也不能为了友谊或风度而不将输赢放在心上。
君子之争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近刚刚结束的国民党党主席之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开始竞争的时候和竞争之中,马英九和王金平都多次公开宣称要进行一场君子之争。可是竞争一到关键时刻,双方都发出了不是君子之风的声音,选举结果出来之后,更是连君子的影子也不见了,选举前双方都多次宣称,不管谁输谁赢都会继续友好合作,但现在胜选的马英九连续七八次向王金平道歉都不获接受,并公开拒绝马英九邀请他担当第一副主席共同领导国民党的要求,全无一点君子之风。
12,8,德不孤,必有邻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邻居。"
【评析】
"德不孤,必有邻。"这话非常有道理,也是一种理想,按照儒家思想的解释,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任何有德的行为必然会得到人们本能的欢迎,所以有德之人不会孤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我们不要担心自己的德行不会得到人们的鼓励和支持。
然而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正义得不到众人的现状,也就是确实存在"德而孤"的现状,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小偷行窃后却可以不受阻挡地扬长而去,许多社会不良现状长期存在却不被惩罚等。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孔子所说的"德不孤,必有邻。"只能存在于一个健康完善的社会,在非正常的社会环境下,情况未必如此。这句话可以说反映了孔子心目中理想社会应该的样子。
同样,我们也可以将此当成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完善状态,如果一个社会真正做到了"德不孤,必有邻。",说明这个社会已经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相反,当我们看到一个社会中有道德的人居然没有邻居的时候,那也说明这个社会已经病得不轻了。
12,9,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做君子儒,还是做小人儒,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成了是"走红专道路",还是"走白专道路"。也就是说,在古今中国人的心目中,技术或学问与政治或道德是可以分割的,我想这个分割和划分是有一定道理的。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最简单的一点,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学习过论语的人,最起码应该懂得在论坛上交流时不应该去用粗话脏话骂人。
当然,随着时代的不同和国家的不同,对于"君子"的衡量标准也不同,所以不能将这个问题极端化,比如以意识形态来划分君子还是小人的做法就是不妥的,应该避免。但是人类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以及法治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等的标准是基本一致的。
12,10,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会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对于这一段,有的注释成是孔子评价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有的注释成是孔子评价一个人的外表和内在。我想我们今天学习这一段,似乎不必去钻牛角尖,只要明白孔子想表达的精神就可以了,即不管是做人还是做文,都应该表里如一,内容和形式一致。
从写文章的角度来说,"质胜文则野"的观点似乎并不完全正确,根据场合不同,用途不同,许多文章只需要质朴不需要文采,比如应用文等。同样,"文胜质则史"的观点也不完全正确,根据场合不同,用途不同,许多文章需要多一点文才才能起到鼓动作用、激励作用、烘托气氛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写文章是质朴多一些还是文采多一些,一方面是根据文章的需要不同可以进行适当的偏重,另外一方面为了表现不同的写作风格,也可以适当有所偏重。所以不应该以哪个多一点哪个少一点来确定好坏。
从做人的角度来看,有的人喜欢一本万利,有的人喜欢随意潇洒,有的人喜欢着正装,有的人喜欢着休闲装,有人说话循规蹈矩,有人说话搞笑幽默,有人打扮喜欢古调,有人打扮喜欢新潮。我觉得在这个宽容、自由、和个性张扬的年代,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有所偏重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也不能以某种单一的标准来衡量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12,1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
我理解孔子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行善求仁,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说法是并不能成立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固然受其自身行为的影响,但是我觉得更加受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正直的人是否有好报要看他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刻就报。"这是我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的顺口溜,我也一直以为这是真的,然而长大之后,仔细观察这个世界终于发现,社会并不是如此理想,"好人不长命,恶人活百年"的情形也存在。所以孔子的这一"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观点,只能说是一种朴素的理想,是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
尽管如此,我们仍不应该放弃对"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信念,只有坚持这种信念的人多了,才可能早日迎接孔子所希望的理想社会的到来。因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一方面影响我们,我们自己也是形成生存环境的一分子,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那么我们更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的学说虽然是强调对自身的修养,但是如果真得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环境也是有希望得到改善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千万不能以环境不佳而放弃对自身修养的要求。相反,越是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我们越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期能对不良的环境有些正面的影响。
12,12,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他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看到这一段,我想起了几年前曾经在媒体上广泛争论的问题:一位大学生为了救一名跌进粪池的老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值得不值得。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问过孔子类似的问题。
我觉得孔子的回答是正确的。君子当然应该去救人,大学生也当然应该去救人,但是不能盲目地将自己也掉进去。比如那位大学生下粪池去救人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他不懂得正确的救人方法显示了他的素质不够高,才造成了那样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赞扬他勇于救人的精神,同时也要批评他不会救人的缺点和不足,更加不应该盲目宣传和鼓励他的那种盲目救人的不科学行为。记得媒体还曾经大肆宣传过少年儿童的救火英雄,说一位少年为了扑灭森林火灾而牺牲了,号召少年儿童向他学习。那是多么严重的误导啊!如果有更多的少年儿童在面对森林火灾时不是及时撤退,而是学习英雄去救火,将会出现怎样的恶果呢?
12,13,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以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评析】
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用人类社会共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自然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所谓天使和恶魔只有一步之遥,说得也就是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善也能为恶,全在于是否能约束自己。
当然,我不觉得在今天还要一切以孔子的礼的概念来约束自己,而是应该以我们时代所共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另外对于"离经叛道"也应该辩证看待,许多时候,"离经叛道"往往与"开拓创新"关系密切。
12,14,君子不党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称之为吴孟子。如果鲁君这样做也算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啊,如果有错,别人一定会知道。"
【评析】
这段话非常有意思。据说当时的礼制规定同姓不能结婚。鲁君为了掩人耳目就为同姓夫人改了名字。从上面的对话来看,似乎这件事许多人都知道,所以陈才故意去问孔子。得到孔子的回答后,立刻就在背后说孔子徇私。
孔子对于这个指责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更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说能够受到公众的监督,是一件幸运的事。我觉得这种把能受到公众的监督看成是一种幸运的思想,是非常伟大的,也是非常符合今天的民主精神的。
试想,如果每个手中有权力的人都能具备孔子的这种以受到公众监督为幸运的认知,腐败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吗?现在为什么腐败如此猖獗?我想关键之一是手中拥有权力者大都有意或无意尽可能拒绝接受公众的监督,而不是以能接受公众的监督为幸运。
12,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评析】
这句话是我们今天依然经常使用的句子,我很欣赏,也以此自律。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一个心胸坦荡的人也会比一个经常忧愁的人更加健康。所以君子坦荡荡是与人与己都有益无害的健康心态,也是一个人的快乐基础之一。
许多人都知道"君子坦荡荡"很好,"小人长戚戚"不好,可是为什么许多人在行动上还是难以做到"君子坦荡荡"呢?我想关键是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在作怪,而且还缺乏一种有承担的勇气。比如我们有的时候难免会说错话,做错事,有承担的人会坦然承认,该道歉的道歉,该纠正的纠正,该赔偿的赔偿,自然就能做到"君子坦荡荡"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某种有意无意的竞争环境之中,比如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甚至亲人之间,对于那些有自信的人,自然会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地去竞争,而有些缺乏自信的人,或明知道自己竞争不过别人的人,则缺乏坦荡荡的勇气。所以要想做到君子坦荡荡的前提是自己要有自信。
12,16,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祥。
【评析】
这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的描述,情况是否属实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确实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君子风度。一个人温和,说明他有爱心;一个人会让人觉得严厉,肯定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人威严和不凶猛,说明他不残忍、不残酷、自控能力强;一个人庄重,说明他有学问、有修养;一个人安详,说明他内心宁静坦荡。
欣赏之余,我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孔子的这个形象也就等于古人心目中君子的形象,那么古人确实是将天下的女人都排除在君子的行列之外了,无论如何让一个女人"威而不猛"是不可想象的。
12,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
孟敬子去看望病中的曾子。曾子对他说:"鸟临死时的叫声是悲哀的,人临死时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容貌庄重以避免粗暴傲慢;神态自若以表达真诚;言辞得体以免粗俗悖理。至于祭祀之类的事可以让祭司去负责。"
【评析】
这里曾子强调了保持好的仪容和言行举止的重要性,这在今天依然是我们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两句话在今天也被普遍引用。然而仔细研读曾子如此郑重其事地说出的三个"君子所贵之道"实在有些失望。"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这三个方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已,相对于一个人的整体价值,个人觉得依然属于比较次要的部分。遗憾的是曾子却把这些一个人外在的东西当成了君子所贵之道,这或许也是后代儒生中伪君子太多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曾子这里强调的三个"君子所贵之道"也是与前面 子夏所倡导的"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的观点相矛盾的。
12,18,临大节而不可夺
【原文】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
曾子说:"可以托付年幼的君主,可以托付国家的政权,面临生死存亡可以不屈服。这样的人可以算是君子?当然可以!"
【评析】
这一段曾子提出了另外一个衡量君子的标准,那就是说不管这个人是否有多大的学问,平时个人修养如何,只要在关键时刻能有杰出的表现,也可以算是君子。相反,不管平时学问怎样,个人表现怎样,如果在关键时刻不能有杰出的表现,那也不能算是君子。
曾子的这一标准是否符合孔子关于君子的定义,个人觉得值得推敲,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曾子这一以"异常时刻"的表现来判定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却已经是深入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表达的都是将思想意识等凌驾于生命之上的观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虽然曾一度彻底否认儒家学说,但是在一些具体做法上,依然严重地显露着类似的思维习惯。比如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政府喜欢树立正面典型,所以一旦某人做了一件英雄事迹,比如说见义勇为,或拾金不昧,或者做了其他什么值得赞扬的事情,不管这个人原来表现怎样,个人修养怎样,品德怎样,都会立刻被包装成一个各方面都很完美的英雄人物。用儒家的专业名词来说,就是被包装成了一个"君子"。个人觉得这种人为"树典型、立榜样"的宣传思维习惯值得我们反省的。
尤其是如果曾子的这个君子观点值得认可,那么他自己前面所提倡的三个"君子所贵之道"有怎样解释?是究竟重要还是不重要?比如一个平时不拘小节的人,甚至被共认为是小人的人,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君子之风,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是君子吗?比如在战争年代不向侵略者屈服的人,在和平年代主动参加抢险救灾的罪犯。我想遇到这些情况,还是应该将对一个人的定性和对一个人的某件行动的定性分开来判定比较好,那样才比较客观。
一个人的君子行为多一些,自然被判定为君子的系数就高一些;一个人的君子行为少一些,被定为君子的系数就少一些。综合这个人整体的情况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判定这个人是不是真君子,而不能只看某件事的表现。
12,19,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原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
孔子想要搬到不开化的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么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只要有君子住到那里,怎么还会继续不开化呢?"
【评析】
这句话是表达了孔子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视和强调,也就是说通过人的努力可以改变文化环境。这句话可以说弥补了《论语》『⒋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句话的不足。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表达的不仅是一种人可以改变环境的意思,更表达了一种堂堂正正的君子豪迈之气,和浓浓的理直气壮的自信精神。
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的气派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就永远也不会发出埋怨环境不好的怨天尤人的抱怨了。那样就会把改造环境当成自己的责任,就会事事从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开始,而不会去时时指责别人和环境了。
12,20,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强调的"君子不忧不惧"是与前面所说的"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进一步发挥。按照孔子在这里的解释,所谓"仁者不惧"就是问心无愧的意思,一个人问心无愧,就可以坦然仰俯于天地之间。所以孔子在这里强调君子不忧不惧,等于是要求君子做个仁者、勇者。
君子应该做到问心无愧,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但是说君子就一定没有忧虑没有恐惧,这话就无法成立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一个人做到了问心无愧,只能是可以不忧虑不恐惧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职或失德遭到谴责,但是除此之外,还是有许多东西会令君子忧虑和恐惧的,比如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等。
12,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评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体现了浓厚的"仁者爱人"和"与人为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显示了儒家思想中非常鲜明的是非观:好的就去鼓励,坏的就要制止。更显示了儒家"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的博大胸怀。
我们的文艺作品表现了太多的小人行为,无形中严重误导了人们的思维习惯,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经典对话:"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接下来就是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表演。遗憾的是导演往往不对这种小人行为进行必要的批判,甚至还在影视作品中加以不同程度的美化,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就是很明确地要我们只帮助别人完成好事、善事、喜事、乐事,不能帮助别人做坏事、恶事、确德事、下流事,不能做烂好人,不能助纣为虐。
12,22,子路问成人
【原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能想到义,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算是完人。"
【评析】
怎样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应该是每个学习怎样做人的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只有先树立了这样一个目标,才可以向这个目标努力。孔子在这里先提出了一个他心目中完人的标准,然后又自己否定了,因为那样的完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于是孔子又另外提出了一套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现实里有多少呢?我想恐怕也不多。所以尽管我们不一定都能成为完人,但是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向完人看齐,在这一点上或那一点上能具备一些完人的美好品德,也是一样可贵的。
我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不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具体的目标,而应该是我们一生的前进方向。只要我们始终向这这个方向努力,我们自然会学会做人,也会逐渐向这样的完人接近。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比较完美的人的标准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另外一个就是有足够的才华,能在某一方面对社会有所贡献,自己也能凭着自己的才华过上快乐富裕的生活。
12,2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原文】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评析】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是孔子反复强调的"慎言"的意思,孔子把说多做少看成是一种耻辱,把说了做不到看成是一种不诚信。我想这一方面显示了孔子对自己的理论确实是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另一方面却不得不说这是孔子的一个思想局限。因为语言往往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标和理想,而实现目标和理想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之外,还有许多不可抗的外在因素,孔子显然是将那些不可抗的外在因素完全排除在外,而只强调结果,把是否达到了目的看成是唯一的判定标准。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不全面的、不客观的、非常势利的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成王败寇" 、"窃国者侯,窃珠者贼"的是非判定标准。
也许孔子没有认识到,即使是没有能够实现的语言,在许多时候也是对行动有促进作用的。比如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和比赛前都会表达要夺取世界冠军的决心和愿望,我们不能只因为最后他们没有夺取世界冠军,就说他们之前表达的决心和愿望是可耻的。他们敢于表达这样的决心和愿望,能成为激励他们训练和比赛的积极动力。
如果一切以是否能实现许下的诺言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行动,那么只会促使人们越来越保守,越来越缺乏挑战精神,明明知道自己挑八十斤绰绰有余,也只说自己可以挑七十斤,根本不去想怎样通过努力去挑九十斤。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具有如此保守的心态倒也无所谓,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具备如此保守的心态,实在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当然,我这样分析并不是鼓励人们要说大话、说空话,也不是赞同言行不一,而只是说在强调言行一致的时候,千万不能走极端。
12,24, 修己以敬
【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评析】
子路与孔子在这里的问答很有意思,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孔子与学生子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子路的再三追问,孔子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回答,分别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据说美国的教育特色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并且有"只有愚蠢的回答,没有愚蠢的提问"之类的名言,而我们目前的教育被批评为填鸭式灌输教育,学生只知道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从这段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早就使用过美国式的教育方法,只是我们这些子孙没有好好继承而已。
"修己以敬"是针对个人而言,一个人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是对自己的尊重,也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修己以安人"则说明,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但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还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和有修养的人住在一起是不容易发生矛盾的,因为他们懂得自律、懂得敬人、懂得宽容、对人有仁爱之心,而和缺乏修养的人则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吵得天翻地覆。至于"修己以安百姓",则是指政府管理者的事,我想与一般公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我们的政府官员如果都能有"修己以安百姓"的意识,自觉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那实在是万民之福了。当然,仅仅做到像个君子还远远不能保证老百姓可以享受安乐,还必须能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还必须能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12,25,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原文】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评析】
"君子不党"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为了所谓的庄重而不争论,并不可取。小事可以不争,原则性的问题不争不行。君子也应该可以堂堂正正地争论。批评和争论是更加深刻的交流。
藏传佛教有一个专门的"辩经"活动,既教徒们根据自己对经文的不同理解彼此之间展开辩论。通过这样的辩论,来加深对经文的理解。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说的是摸着了大象的不同部位的盲人,把大象的形状理解成了各不相同的形状。我们许多人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往往会讥笑盲人以点概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又何尝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呢?尤其是许多抽象的东西,或者非常广泛深刻的东西,我们所了解的东西是非常局限的。所以要想避免盲人摸象的错误,经常进行理性的辩论是一个好办法。理性的辩论能促使我们思考事物的不同方面,尤其是原来被我们忽视的方面。
所以君子之争还是值得提倡的,而且应该在争论的时候能对事不对人,要努力做到快乐辩论、友好辩论,通过辩论彼此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而不要让辩论伤了和气,更不要因为辩论反目成仇。
12,2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人,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的建议。"
【评析】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怎样建立客观公正的评定人才和建议好坏的标准。我想这句话更加重要的是想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既不要偏听偏信,也不要抱有成见。
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的故事,可以成为不以人废言的千古绝唱。管仲是个有许多缺点的人,对于齐恒公来说更是个有仇恨的人,因为管仲曾经追杀过齐恒公,亲手射过齐恒公一箭,齐恒公被射后假装被射死才躲过管仲的追杀。但是齐恒公却接受了鲍叔牙对管仲的推荐,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当时鲍叔牙是齐恒公的大臣,而管仲是个死囚,鲍叔牙却能推荐管仲做齐恒公的相国,官位在自己之上。结果管仲的治国之才得到充分的发挥,迅速让齐国富强起来,以至达到"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境界。
难怪管仲感慨地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12,27,君子有三戒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评析】
孔子根据人的不同年龄提出了各个年龄段特别要戒的方面,我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很有道理。只是这种根据人的血气变化来划分年龄阶段的标准,与我们今天的年龄划分不太一致,因而也就比较难以把握。尤其是这个"少之时,血气未定"不好确定。按照我们今天的生理常识来说,"少之时,血气未定"应该是指发育完成之前,即青少年,发育完成后"血气"就定了,"血气"定了之后,就进入"血气方刚"了。所以我们今天说"血气方刚"一般都是指青年人,而不是指中年人。也许古人结婚比现在的人早,在发育完成之前就结婚,所以孔子才有这一劝戒吧。
孔子的这个观点,倒是和现在呼吁学生们不要早恋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今天我们宣传不要早恋,主要不是考虑血气定不定的问题,而是希望学生们不要为了早恋而影响学习,更不要因为早恋而提前成为"少年妈妈",连自己还没有成熟,就要担负起对另一个生命的培养责任。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戒色、戒斗、戒得"这三戒不管在什么年龄都是应该戒的,并不是只在孔子所划分的三个年龄阶段才需要特别戒。比如说贪欲,从孩童时代就应该戒,等到老了才去戒,实在已经太迟了一点。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贪的习惯,到老了,又怎么可能戒得掉?另外"戒色"也不只是中青年的事,老年人一样要戒。
12,28,君子有三畏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评析】
孔子的这一划分君子和小人的方式非常不妥,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孔子自己就不是一个敬畏天命的人,他周游列国十几年,推销他的学说,就是不敬畏天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至于地位高的人,未必就是有仁德的人,如果敬畏没有仁德的地位高的人,难道不是标准的小人行为吗?所谓圣人之言就更加值得推敲,圣人的有些语言是可敬的,但是并不代表圣人的所有言论都是可以敬畏的,尤其是圣人也可能有错误的言论,一个真正的君子难道可以去敬畏圣人的错误言论吗?孔子自己也说过不能"以人废言",同样的道理,也应该不能"以人定言"。所以,不应该根据这个言论是谁说的而决定我们是否要敬畏,而应该根据这个言论本身是否有道理才决定是否敬畏,是否采纳。
孔子在这里宣传的"三敬畏"思想是使儒家思想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欢迎的关键,因为这样的思想,就是培养顺民奴才的思想,不要人们独立思考的思想。这也是中国人容易被邪教迷惑的关键原因之一。许多邪教之所以能迷惑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欺骗众多的人,关键是邪教利用了儒家思想多年来对中国人"三敬畏"思想毒化的结果,所以只要将一两个邪教人物打扮成"圣人"、"神人"、"大仙"、"某神下凡"等,骗取人们的信任建立起一种令人敬畏的虚假形象,就能让人们放弃独立思考,盲目地心甘情愿上当受骗。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12,29,君子有九思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注意的事项:看的时候要注意是否看清;听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听清;自己的脸色要注意是否温和,容貌要注意是否谦恭;言谈的时要注意是否忠诚;办事时要注意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考虑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考虑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孔子这里提出的九思,我觉得是提醒我们平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不是说要等到我们在具体与人交往的时候才注意这些问题,而是在平时就要考虑和思考这些问题,换句话说,要在平时努力培养自己这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在与人交往时,能自然地流露出来。
观察要仔细才能了解清楚事物的全貌,认真听清楚才能正确了解对方的真实意思,态度温和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态度谦恭才能减少对方的敌意,态度诚恳才能有助于获得对方的认可,办事严谨才能让委托者放心,勤征求意见才能避免发生误会,克制愤怒才能避免产生恶劣后果,合理合法的财富得到后才能安心。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提倡的修身养性,是要求从细微出开始着手的。
12,30,君子亦有恶乎?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译文】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评析】
俗话说"大丈夫恩怨分明,敢爱敢恨。"以宣扬仁爱为己任的孔子也有其痛恨厌恶的东西,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所痛恨厌恶的东西,觉得非常有趣。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所推崇的仁爱绝对不是没有原则的烂好人。
"恶称人之恶者",一个人到处宣扬别人的缺点错误确实令人讨厌,只是如果当面批评对方的缺点错误,算不算"称人之恶"呢?个人觉得不应该将当面批评别人的缺点错误当成是"称人之恶",该批评的时候还是应该批评。老师向学生家长如实反映学生在学校的不良行为也不能算是"称人之恶"。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这个观点必须批判。任何人对别人的诽谤都是令人讨厌的,也是我们今天的法律所禁止的。但是孔子特别强调下级对上级的诽谤、平民对贵族的诽谤、臣民对君王的诽谤,这个思想在今天是非常要不得的。所以我们反对的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诽谤,而不只是反对下级对上级、平民对贵族、臣民对君王的诽谤。另外,要注意不要把公民对政府的正常批评也当成诽谤。
"恶勇而无礼者",勇敢而没有礼貌的人不值得学习,我们自己也应该避免成为勇敢而没有礼貌的人,但似乎也不应该去嫌弃他们。对他们要多一点宽容和谅解,多一点尊重和爱心。
"恶果敢而窒者",对于固执而不通事理的人,我们同样不应该歧视他们,也应该多一点宽容、谅解、尊重、爱心和耐心。他们固执和不通事理,是因为他们的认识局限所造成的,在他们所可以理解的范围内,他们是讲道理的。对于他们,如果我们有能力,应该尽量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而不是去厌恶他们、嘲笑他们、排斥他们。
"恶徼以为知者",讨厌剽窃别人的知识成果,这已经有点保护知识产权的意思在里面了,值得提倡。"恶不孙以为勇者",不把谦虚当成勇敢的人,似乎也不是什么大的缺点,个人觉得还是可以宽容的。"恶讦以为直者" ,揭发别人的私隐确实令人厌恶。
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来看,我觉得学生的标准比老师的标准还要严格一些。
12,31,君子有三变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评析】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君子一般来说都比较注意形象。一旦上了年龄,更是一本正经的样子。但是一旦开口说话,却往往彬彬有礼,所以让人觉得温和可亲。然而你要真正和他谈什么问题,那立刻又会感觉到那份温和后面的严厉。因为君子说起话来总是原则性很强的。
只是这样的君子形象在今天可能会很难被人接受,尤其是青少年见了更会避之惟恐不及。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就摆出这样的君子形象,不一定是好事。所以个人觉得,这样的君子形象在今天是已经基本上不适应了。但是这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上的君子形象的一个窗口。
12,3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一犯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人都会仰望着他。"
【评析】
不但君子之过人人都看到,包括小人在内的一切人犯了错误也是人人都能看到。所以人一旦犯了错误,还是坦率地承认比较好。然后尽量找到错误的原因,再加以改正并避免再犯。这才是最好的对待错误的态度和方法。
为什么人们普遍都愿意原谅那些愿意改正错误的人呢?因为许多人犯错误是无意的、或是不可自控的、或一时大意,所以只要愿意改正,人们都愿意谅解。但是犯了错误而拒绝改正,那就是故意为恶,所以会得到人们的谴责和痛恨。
还有一层的原因,就是君子犯了错误更加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好比一件黑衬衫,即便沾上了一点脏东西,也不那么醒目,可是一件白衬衫一旦沾上了一点脏东西,就会非常醒目。因为人们心里有一个期望值,总认为君子是不应该犯错误的。
人们不但对君子有这样的期望值,对所有的政府官员、各级管理者、老师、知识分子、社会名流、大众明星等,都会有这样的期望值,所以这些人一旦有错,往往也很容易被无形放大。所以应该特别注意自律。
12,3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别人。"
【评析】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把是否"知命"当成能否成为君子的标准,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高一点了,因为聪明如孔子、好学如孔子这样的伟人也要到五十岁才"知天命",普通人要到多少岁才可能知天命呢?
"不知礼,无以立也",站在孔子的角度,这句话可以理解,但是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就非常有问题了,因为在今天,不管这个"礼"代表什么,都无法成为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立身处事的先决条件了,事实上,这世界上从来没有接触过儒家思想的所谓"礼"的人一样可以辉煌地功成名就。
"不知信,无以知人也",善于分辨别人的讲话确实是一个了解人的好方法,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方法,除了分辨一个人的说话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这个人的行动以及他所留下的业绩和生活轨迹来分辨这个人。
所以我们可以把"知命、知礼、知信"当成怎样做人的一个方面去努力,而不必僵硬地把这些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