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培训网-半部论语学做人 半部论语学做人 论语

孔子 论语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分类版 论语别裁 Analects 论语搞笑版 更多

半部论语学做人第十一章 《反省》

11,1,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做事是否敬业?与人交往是否诚信?学过的东西是否经常复习?"
【评析】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逐渐走向完美。这里提到了反省的三个方面,我觉得基本上概括了一个男人的所有方面:其一,对待事业是否敬业;其二,与人交往是否诚信,虽然文字上是说"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但我们可以扩大到与人交往的范围,其三,是否能温故知新,这一点与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以说乎"是相呼应的。
  一个人如果能具备反省的能力,就自然会变得谦虚不傲慢,变得彬彬有礼不自以为是,在与人交往时也就能善于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自然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盲从。因此,我以为,一个人是否具备反省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个人是否能具备反省能力,其中最重要的点,是一个人会不会自满。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满的感觉,往往就很难再有反省能力。古人为了防止人们产生自满的情绪,曾经设计制造过一种"自满器"来告诫人们。据说那是一种设计得非常精巧的金属容器,用链子挂在空中,里面可以装沙或水。如果装得太少或太满,容器位置就会歪向不同的方向,只有装一半的时候,才会位置端正。古人以此告诫我们:只要永远觉得自己是不慢的,才能德行端正。

1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
  这句话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孔子的人才观。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可取的,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来说,几乎可以作为一条警句来提醒自己。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每个人的价值都是有市场价值的。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自己会对自己有一个市场价值评估,而社会或用人单位也会对我们有一个市场价值评估。一般情况下,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估与社会对我们的评估是相一致的,但也有许多时候,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和社会对我们的评估是不一致的。在不一致的时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自己把自己估高了,一种是自己把自己估低了。
  如果自己把自己估低一点,烦恼也会少一些,如果自己把自己估高了,苦恼就会没完没了。许多年轻人通常会把自己估高,比如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却不愿意干简单普通的工作,又比如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以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会能争相高薪聘请,有时甚至有单位来聘用还挑三捡四不愿意去,宁愿什么也不干,也不愿意像其他普通劳动者一样去工作。如果这些人领会孔子这句话的意思,不好高骛远,不管什么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去干,愿意从小事做起,向做大事努力,自然会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也许还能减少许多无谓的精神烦恼。
  当然,在社会竞争机制还不健全的社会,有才华的人一时得不到发挥的机会,也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不怨天尤人,不失去希望,坚信"是金子一定会发光",一边等待机会,一边继续培养自己新的特长,一旦机会出现,就能脱颖而出。

1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由,你知道什么叫知吗?能够做到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才是知啊。"
【评析】
  这句话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流传了两千多年,可见这句话是多么被中国人所认可。只是我们今天一般在运用这句话的时候,都是提醒别人不要不懂装懂。如果我们能了解与孔子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的一句类似的话,也许能理解到这句话中另外一层更深的意思。苏格拉底说"我的权威仅在于我知道我的无知。"他认为,所谓智慧,仅仅是认识到:我们知道的何其少!那些没有认识到的人,简直一无所知。
  爱因斯坦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如果用一个圆圈来表示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所不知道的关系,那么在圆圈里面的是我们所知道的,在圆圈外面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知道得越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些道理,就会觉得生活中那些自以为很有学问的人是多么地浅薄无知,自然也就不会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多学了一点而狂妄无比。因此我始终告诫自己: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别人交流,不要怕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怕争论,但更重要的是不要以真理在握的心态与人交流,要善于从不同的声音中得到启发。要时刻牢记:也许我是错的,你是对的,通过交流和争论,我们会更接近真理。

1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只怕没有可以胜任官位的德和才。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能有吸引别人知道的德和才。"
【评析】
  孔子的这一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首先要将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但是孔子的这一观点只有在具备了公平竞争机制的社会中才可能实现。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平竞争机制不完善,那么,这一条就不能成立,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因此为了让这一条可以成为现实,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我们社会的公平竞争机制。在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完善公平的竞争机制之前,在我们还没有能力来直接改善我们的社会公平竞争机制之前,我们也还是要坚信孔子的这一观点,否则,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希望?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曾经出现过人才"孔雀东南飞"的情况,就是许多在国营企业无法发挥自己特长的专业人才,纷纷南下广东寻找发挥才华的机会。为什么他们不在自己的故乡发挥,而要背井离乡下广东呢?主要是因为当时国营企业还不具备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使得许多人有才能无处发挥。改革开放的广东之所以能吸引到全国各地的人次,最根本的一条,是这里具备了比较公平公正的人次竞争机制。不凭关系,不开后门,不论资排辈,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能找到发挥的机会。笔者有一个朋友自学成才,精通两门外语,却由于没有正规大学的文凭,只能在国营企业管档案,整整十年青春岁月无法发挥专业特产,真正是欲哭无泪!后来南下广东,凭着真才实学,从做翻译起步,然后开始从事外资企业的管理工作,最后成为在华外资企业争相聘用的外向型职业经理人。这样的例子在广东几乎遍地都是。

11,5,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核心是忠恕二字。"
【评析】
  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不是"忠恕"二字,可能思想界会有不同的解读,这里只能说曾子是这样理解孔子之道的。
  "忠恕"二子,以我个人的理解,都是强调个人的修养,"忠"是强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恕"是强调对于别人的宽容。对于这两点,我想在今天依然有其积极的作用。
  过去我们一谈到"忠"往往狭隘地理解为忠于皇帝、或忠于国家、忠于党,其实这个忠有更加广泛的含意,几乎可以涵盖我们生活的一切方面。比如任何有职业的人都要有职业操守,也就是说要忠于自己的职业,要敬业爱业忠于职守。一个医生不具备忠于职守,就可能出人命。一个官员能忠于职守就不会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又比如,对于还没有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也要忠于自己的生命、学业、前途、声誉,品德等,忠于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再从精神层面来说,要忠于友情、爱情、信仰、追求、事业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人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对于"恕",简单来说就是宽容,对自己所爱的所亲的所敬的人有所宽容,是很容易做到的,比较难做到的是对自己所不爱不亲不敬的人、甚至对自己讨厌痛恨的人也能宽容,才是真正的高层次的宽容。当然宽容也有原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宽容,许多时候无原则的宽容会姑息养奸。我觉得,要让宽容恰到好处,可以有两个参考基准,一是生活工作引起的非原则性问题,都可以原谅;二是既往不咎,只要过去的原则性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法律等的处罚,对方又诚意悔过,也可以考虑给予宽恕。

1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到不贤的要自我反省。"
【评析】
  这一条是对人的自我修养的要求。任何人,不管出身多么高贵,受过的教育多么良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此都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不管一个人出生多么低贱,受的教育多么不全面,只要他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也一定能成为一个得到社会尊重的人。"见贤思齐"是一个我们今天依然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光大的。
  人都会犯错误,所以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断犯同样的错误。一个聪明的人,不但要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犯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从当代国际流行的企业管理体系ISO的体系要求来看,防止犯同样的错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怎样在企业内实施"预防和纠正措施"。企业要想达到防止同样错误再次发生的目的,必须要有一系列的组织和体系来保证,那么个人要想不犯同样的错误,同样要进行系列完整的自我学习和培养。一个企业是否有能力防止犯同样的错误,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一环。企业管理是这样,国家的管理和个人的自我修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11,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慎言"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思想的流行严重地扼杀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也使得中国人与西方人比较起来,显得过分内向、过分老成、过分保守、过分落后。"说话要留有余地","话到嘴边留三分"已经成了中国人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慎言"是与"诚信"、"谦虚"等紧密相连的,古人认为,一个人的承诺如果不能兑现,就是一种不"诚信",就是一种不"谦虚",所以为了稳妥,就只好干什么都"留有余地"。个人觉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古人认识事物的能力低下和不成熟造成的,他们没有能正确认识到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由单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比如要影响一个产品质量的因素最起码有五个重要方面: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和人,古人不会如此细分,将所有成败都归结为人的努力。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是非常看重结果的民族,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非常势利的民族。往往忽视过程,也往往用结果来衡量一个人的成败,"成王败寇"就是其中的典型。
  我觉得,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言论和行动,在看重结果的同时,更要看重过程。那怕我们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只要我们曾经积极努力过、奋斗过,我们的付出都应该被肯定。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我们也强调,"成功不必在我","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重在参与","不以成败论英雄"等。
  "慎言"在过去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也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保护方法和一种无奈,因为统治者不允许人民随便说话,万一说了不允许说的话,是要被杀头的。所以鼓吹"慎言"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对言论自由的压制,也是对人性的压制。

11,8,以约失之者鲜矣
【原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一个善于约束自己的人是很少犯错误的。"
【评析】
  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大实话,看看那些大贪官、腐败分子,哪一个不是由于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令人深思的是,那些被抓起来的腐败分子在反省自己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时候,无一不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可见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知道应该约束自己的简单道理,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明知故犯呢?
  这就有一个监督的问题。所谓约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行的约束,一种是无形的约束,或者说外在的他人约束和内在的自我约束。外在的约束就是指他人的监督,内在的约束就是指道德良心的约束。细分起来,内在的约束还可以分为腐败时内心的谴责和腐败被揭发的恐惧。
  在有神论的时代,人们相信头"顶三尺有神灵",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天"和"地"在监督着,即便只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行贿受贿,也会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在如今这个无神论的时代,腐败分子已经没有了这方面的担心,所以内在约束也少了一曾监督的力量。在讲究道德的年代,人们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在讲究法制的年代,人们用法律来约束自己。在不相信神灵,不相信道德,法律又不健全的时代,腐败是无法避免的。

1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评析】
  孔子这话有积极的警示意思,虽然仍然是强调人要少说话,但是却主张一旦自己说出去的话一定要迅速地去兑现,也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强调多说不如多做快做。
  从孔子强调要"快速行动"来看,孔子强调 "慎言"的理由似乎主要是担心行动跟不上语言。只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速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是随着人际交流频率的提高,"慎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而且"慎言"只会使交流不充分,彼此打肚皮官司,甚至可能引发误会。所以个人觉得还是要适当多说一点比较好。尤其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能够自由地说自己想说的话,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表现。
  必须说明的是,孔子这里强调的言行一致应该是只指道德层面,比如一个人强调礼节,就应该处处遵守礼节,讲仁爱,就要处处在行动上体现仁爱。但并不是说在所有的方面都要言行一致,因为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言"和"行"都是有必然联系的,"言"和"行"相脱离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甚至许多人的"言"本身就是一种"行",比如播音员、主持人、老师、推销员等。

11,10,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迫我,我也不想强迫别人。"孔子说:"赐呀,这可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评析】
  子贡的这句话有点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由主义"的味道,即"我不想干涉别人的自由,别人也别想干涉我的自由。"但是孔子明确地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可能单独生存,必须与他人共生,一旦与他人共生,就必然会与他人有各种联系,这其中就必然会彼此影响。孔子学说的要点之一,我觉得就是建立一种人与人交往时或人与人相互影响时的行为规范,通俗点说,就是关于怎样做人的学问。
  不强迫别人是可以的,但是不被别人强迫是不可能的,也是违背孔子的礼制精神的,所以孔子说那是不可能的。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人的自由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但是在缺乏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前,人也是不可能不被强迫的。比如我们为了生存,就必须工作,为了工作就必须被强迫准时上班及遵守其他各项规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即使人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其自由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因为所有的自由都是必须受限制的,否则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人的自由。西方有句关于自由的名言:"邻人的鼻子应该成为你挥动拳头自由的界限"。

11,11,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还没有能亲自实行之前,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评析】
  这句话是《论语》的编辑者为了赞扬子路而写的,但是在我看来,这句话有点虚伪,在今天也更加不切实际,应该废弃。
  一个人能实行自己所认识的道理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只因为自己不能去实行就拒绝接受新的道理,是非常无知的。因为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道理都必须自己亲自去实行,另外一方面,对于没有能力去实行的道理也不应该拒绝去了解,因为许多道理彼此是相通的,对于那些不能亲自去实行的道理,知道了之后也可能会启发我们,从而有利于我们现在的行动。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时代,拒绝接受我们暂时还无法实行的新技术、新观点、新思维等是极端有害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去接受一切新的东西,而不管我们现在是否有能力去实行。

11,12,三思而后行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遇事都三思而后行。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评析】
  "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我觉得也很有道理。三思而行也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文字。孔子却认为季文子只要思考两次就可以了,可能是由于季文子这个人比较缺乏果断精神,做事过于谨慎、顾虑重重、婆婆妈妈,所以孔子才建议他不要三思,只要两思就行了,因为现实生活中如果顾虑太多,就可错失机会。
  相反,对于那些做事比较毛糙,下结论比较心急,思考不够周全的人,可能还是三思而行比较稳妥一些。尤其是那些现实生活中越是自命为聪明的人,越是大权在握的人,行动前越要三思才行,否则会后患无穷。
我们在强调三思的同时,亦不要丧失了锐气和朝气,三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抑制我们的行动,而是为了让我们的行动更加严密、更加周详细、也更加有成功的把握。

11,13,见其过而自讼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孔子说:"遗憾啊,我没有见过能见到自己的错误就能自我反省的人。"
【评析】
  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君子应该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发扬光大。只有能经常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一个君主应该如此,一个政府官员应该如此,一个家长或老师,一个普通的学生或孩子,都应该养成反省的良好习惯。
  许多人到了年底都会写总结,也就是回顾一年的工作学习生活,看看今年取得了什么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再想想明年怎样做得更好。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尤其是回顾一下这一年中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哪些地方有错误。遗憾的是,许多时候,这份总结往往成了评价一个人一年成绩好坏的衡量标准,因此,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就只好多说成绩,少说或不说存在问题,报喜不报忧郁,结果不但不会认真反省今年的不足和错误,反而会千方百计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辩护。
  这样的情况,不但存在于个人,也存在于企业,甚至出现在各级政府部门,这些人面对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见其过而自讼"的要求,应该感到惭愧。

11,14,谁能出不由户?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把自己的理论当成是房屋的门,认为是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应该行走的途径,可是在当时却非常不被人们所接受,所以孔子感到很困惑。我想有此类困惑的人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可能不止孔子一个吧?
  其实哪位政治家不认为自己的主张是世界上唯一正确的东西呢?可惜他们不知道,就算你拥有世界上最正确的主张,也必须让其他人能够理解,才有可能被人们接受。比如说,现在普遍被人们倡导的民主自由等东西,主张者固然认为其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怎么无法得到普遍的赞同和接受呢?其实他们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就是这些东西在目前还没有被中国的老百姓所普遍理解和接受,尽管他们口头上也会高喊民主自由,但是一旦他们手中有了一点小权,立刻就会将口中呼喊的民主自由扔到一边。你如果不相信,只要留心一下网上的发言就明白了:许多口中高喊民主的人,在发言时对于不同的意见,却丝毫民主的风度也没有。
  在孔子的时代,除了儒家思想之外还有其他的诸子百家,如果放眼世界,那么除了有中华文明之外,还有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如果谁都只强调自己的文明或理论是唯一的正道,那么世界将永无宁日。现代科技将人类的距离缩短,相过去那样"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在这样一个地球村的年代,我们更加应该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一切不同的文明和理论,而不能再把某一种理论当成唯一的真理。

11,15,子见南子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
  这一段非常有趣,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我觉得这是儒家思想比基督教可爱的地方之一。儒教不千方百计把孔子打扮成神,基督教则不但把普通人耶酥打扮成神,还要再虚构一个上帝之神来做耶酥的父亲。基督教的做法在人类的愚昧阶段是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就是其基础极其脆弱,因为它将一切关键的东西都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一旦谎言被识破,还有谁去信它呢?
  孔子去见南子有没有做什么不正当的事我们可以存而不论,只从我们看到的事实部分来说,我觉得子路对孔子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既然孔子去见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当事的可能。子路能当面指责老师可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赏的。
  孔子是否做了不正当的事是一回事,别人是否相信孔子的清白是另一回事。尤其是作为一个教人做君子的老师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做不正当的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避嫌的说法,即"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孔子在无奈之下只能用赌咒发誓来为自己表白,这也无形中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不好的习惯方式。我觉得我们自己应该远离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取信于人,也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赌咒发誓的人。

11,16,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品德不修养、学而不讲、听而不做、不善也不改,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评析】
  孔子是用正话反说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学生的期待,他希望他的学生都能有高尚的品德,有高深的学问,不但自己学,还去向别人宣讲,不但在口头上宣讲,还能身体力行地去做,一旦犯了错误或发现了不足也能及时改正。我想这些也都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
  修德,就是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今天,应该自觉遵守各种社会公德。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公德心还不够,还要去向其他人宣传讲解,以便让更多的人都培养起公德心,那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比口头上的宣讲更重要也更加有效的是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一个良好的模范行动要比十次口头宣讲更加有效。就像每个人的知识和身体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一样,一个人的公德也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一个人的素质也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反错误。因此勇于改正错误就是一个人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一环。
  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些,孔子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11,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善,并以他们身上的不善为鉴改正自己的不善。"
【评析】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语句,以前我只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向胜过我的人学习",也就是"以比我能干的人为师"。看了这段话才知道,原来孔子的意思是:"我们不但能以比我们能干的人为师,还能以不如我们的人为师。"觉得深受启发。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是提醒我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乏好老师,而是缺少发现好老师的能力。"我们不但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东西,也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还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东西,中国的许多武术是通过模仿动物而形成的,现代仿生学也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形成的一个新的专门学科。
  随着中国社会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之后,花大把的钱为孩子寻找老师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这种时尚反映的是一种对学习的无知。如果是学习一些专门的技艺,为孩子聘请好的知名的老师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教授孩子普通的文化知识,也去高薪聘请老师,其实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那会误导孩子,以为孩子的学习好坏主要在于是否有好的老师,而不在于孩子自己的努力。其实古往今来,许多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自学成才。这些自学成才的人并不是真正没有老师,而只是学无定师,也就是没有固定的老师,他们师法自然,以别人为师、以古人为师、以书本为师、以实践为师、以一切可学之人之事为师。

11,17,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人不懂装懂,我不会那样。多听,从中选择好的来学习;多看就能增加知识,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
  孔子认为生而知之是第一等的智慧,但是学而知之虽然是次一等的智慧,却是比不懂装懂要好很多。
  世界上是否真有生而知之的人,我表示怀疑。孔子从来不把自己美化成"生而知之"的人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做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个是一定要开阔眼界,要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多思;另一个是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不能固执己见,以封闭的、狭隘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观点和新的东西。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通过理性的比较做出恰当的选择,然后才能实现"择其善者而从之"。
  文革时期中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对于外来的东西一概加以拒绝,导致科学技术、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等许多方面都落在了世界的后面。改革开放之后,才实现了面向世界的"多闻",并从中吸收和选择了许多"善者"加以实践,短短二三十年,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方面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发达水平的距离。国家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1,18,奢则不孙,俭则固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评析】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安贫乐道的立场,也反映了孔子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正统思想,皇帝不希望臣民太富,因为一富就会超过皇帝。道德家也不希望国民太富,大家一起都富裕了自然就没有了尊悲贵贱的等级。所以这是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坚持"重农抑商"的关键原因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国力等在近代落在了世界的后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要靠农业暴富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而通过经商却能迅速致富,只有富裕了,才可能有余力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富裕了确实会让许多人忘乎所以,并导致奢侈、"越礼",但富裕并不必然导致奢侈、"越礼",放眼世界我们就会看到,许多富裕的人们生活依然简朴,除了有些是因为吝啬不愿意花钱,更多的则是把钱用于服务社会、回馈社会,许多直接捐献出来用于社会慈善事业。因此把富裕与奢侈、"越礼"划上等号,并将其贴上不道德的标签,是错误的。
  "男人有钱就变坏"是孔子的这一思想在今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些都是以偏概全的极端说法。事实上一个人是否变化并不在于其是否有钱,因为没有钱的人一样会坏,而有钱不坏的男人更是遍地都是。一个人是否变坏,关键在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钱多钱少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钱只是影响一个人变好变坏的所有社会因素之一。事实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到更多的有钱让人变好的例子,甚至连许多靠着罪恶发家的黑社会人士在有了钱之后都想"漂白"做个好人,所以有钱让人变好应该比有钱让人变坏更加有说服力。
  有了钱才能办教育,让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贫穷才是产生坏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早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管仲就提出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正确理论,可惜管仲的这一正确理论很快就被孔子的这个错误理论歪曲了。直到现在,我们才又再次理直气壮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促进繁荣的口号。

11,19,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即使具备了周公那样完美的才华,如果既骄傲又吝啬,那么其余也不值得再看了。"
【评析】
  孔子把一个人的私德看得比一个的才华更重要,这对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一个人的科学衡量角度来说,孔子这个观点是有缺陷的,因为相对一个社会来说,一个人的才华要比一个人的私德更加有价值。比如说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只要他遵纪守法,能用他的才华为社会创造财富,即便他私德上有点缺陷,喜欢吹牛,喜欢虚荣,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相反,另外一个人私德很好,个个都喜欢,可惜一无所长,对社会又有什么价值呢?
  遗憾的是儒家的这种过分强调个人死德的极端思想流毒甚广,到了文革中演变成"思想好比技术好更重要"社会公害,技术人员一律靠边,让工人大老粗来领导一切,连学校的教育也要让工人农民构成的"工宣队"、"农宣队"来领导,实在荒唐之极。一个有技术专长的人只因为他骄傲或吝啬就全盘否定了他的价值,是一种对人才的扼杀和埋没。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呢?能为那些在私德上有些欠缺的人才提供发挥的机会,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谁都知道最理想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问题是这样的人才并不普遍。更加重要的是,对于"才"的衡量可以比较客观公正地做到,对于"德"的衡量,往往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随着判定主体的不同。比如在不同的国营企业、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衡量德的标准,往往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企业甚至把不听话的人都看成是私德上面有问题的人,那是非常错误的。
  当然,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过分的骄傲和吝啬等于是在向别人宣布自己的缺乏教养,也是一个缺陷。在有些人的眼里,甚至很可能属于致命缺陷,并可能因此而被别人全盘否定。

11,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岗位上,就不插手那个岗位的管理。"
【评析】
  孔子的这个观点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能起到制约集权式管理和消除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的弊病。什么都管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管不好,职责权限不清也无法保证所有的管理都处于受控状态。消极的一面是对于那些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缺乏热情。比如明明看到本政府或本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只因为自己不是相关岗位上的人,就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过严格来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每个在其位的人都能很好地谋其政,也就没有什么消极不消极的问题。最怕的是在其位没有好好谋其政的人会以这句话做挡箭牌,拒绝别人来"谋其政"。所以只要能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能保证让不好好谋其政的人从其岗位上及时换下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11,21,狂而不直,侗而不愿
【原文】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貌似诚恳而无信用,我真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评析】
  孔子以"没有想到"这一表达方式,对这样的人品做了坚决的否定,也为希望成为君子的人们提出了明确的警示: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啊。
  生活中"狂妄"这个词往往用来指别人,很少自己说自己"狂妄",所以为了避免被别人称之为"狂妄",我们不妨寻找一些可能引发别人"狂妄"评价的词语,比如"自负"、"骄傲"、"大胆"、"直率"、"不迷信权威"、"傲慢"、"虚荣",因此有的时候被别人称之为"狂妄"不一定就是自己不好。比如一个运动员说"我要做奥运会冠军",很可能有人会说他"狂妄",也可能别人会说他"有雄心"。又比如说,刘晓庆自称是中国最好的演员,有人说她狂妄,也有人说她有自信。
  "无知"也一样,无知并不可怕,也不可耻,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一个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变过程,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都有某方面的"无知",就连孔子在老农面前也是自称无知的。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侗而不愿",也就是不要把无知当有知,为人要谦虚谨慎,要善于向有知者学习,不要以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点成就,就以为自己在所有方面都很在行。比如这几年被舆论界讽刺为到出表演"学者秀"的某知名文人,他当然是在某一方面是很有才华的,但他不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有才华,然而却整天热衷于在媒体上以许多方面的专家自居到处做表演。这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生活中如果真遇到这样的人,或者不得不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确实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11,22,俭,吾从众
【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
  孔子说:"按照礼制的规定,礼帽应该用麻做,现在大家为了节俭改用丝做,我可以接受大家的改动。按照礼制的规定,拜见国君应该在堂下跪拜,现在大家改为堂上跪拜,这太傲慢了。所以我不能接受大家的改动,依然坚持在堂下跪拜。
【评析】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虽然强调要严格服从古礼的要求,但是只要能有一个合理的改动理由,他也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他认为"节俭"是一个可以接受改动的理由,这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对于行跪拜之礼的方式,孔子却坚持不能改变,因为他觉得这一更改并不能有什么物质方面的好处,所以他坚决不同意更改,这是非常值得批判的。这只能说明,孔子把物质的利益看得比人的尊严更重,也是孔子只强调重视国君的尊严而丝毫不考虑臣民的方便的证据。
  孔子的这一顽固不化维护古礼的儒家思想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直到两千多年后的清朝皇帝,依然根据孔子的这一思想,要求英国来华大使在接受皇帝接见时向皇帝行跪拜之礼。由此可知,儒家思想的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对中国人的毒害是非常深的。不对其进行理性的批判是不行的。由此我们也更应该想到,在对待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时候,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取舍,不能一成不变地墨守成规。

11,2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评析】
  大江大河不但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也往往成为激发思想家哲学家灵感的重要媒介。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在河边说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的名言,与孔子几乎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在河边说出了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一方面是孔子感叹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同时亦是感叹人生有限,而求知无限,正如庄子所说的那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我们这些后学之人,应该从这些先贤们的感叹之中有所领悟,更加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学习、有所追求、有所成就、也有所享受,不白来人世一回。

11,24,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
  孔子说:"有的苗不吐穗,有的吐穗了也不结果。"
【评析】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一个人学习的过程,暗示我们的学习如果半途而废或者不努力,很可能在学习期满后得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我觉得所有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们,都应该以这一条提醒自己,不要以为只要进了大学就一定能拿到毕业证书,混到毕业以后就一定能有好的前途。现在已经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不认真学习,不具备足够的真才实学,是很难预期有好的结果的。如果不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毕业之后很可能成为一个"秀而不实"的空头大学生。
  其实即便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也还只是踏上人生之路的一个起点,要想得心应手地工作,或有所成就,依然需要长期的虚心学习和努力。不要以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就能走便天下都不怕,不但是今天中国,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找不到理想职业的人也比比皆是。大学毕业而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虚度一生的人在生活中也不少见。所以一个人能否避免"秀而不实",确实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11,2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后生可畏,谁能断定现在的年轻人将来不会比我们现在更强呢?只是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是默默无闻,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了。"
【评析】
  年轻人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年龄资本,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年长者不能因为他们现在还不如自己就小看他们。孔子的这种一发展眼光看人的观点,非常有价值。记得以前有多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趁你还年轻",歌词大意是,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想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怎样的人。只是这样的优势和潜力并不永远存在,如果不努力,到了四五十岁还一事无成,也就只能将所有的理想都"一江春水向东流"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了。或者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到中年万事休"的原因所在吧。所以作为老年人,我们不要去轻视年轻人,作为年轻人,则更应该珍视自己的大好年华,不要虚度了。
  当然,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四五十岁这个界线也许可以适当推迟一点,大器晚成的也不是没有。所以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而错过了在年轻时有所成就的机会的中老年人,也不要自暴自弃,仍然应该继续努力,尽管中老年人起步比年轻人晚,精力也不如年轻人充沛,但只要努力,仍然有希望有所成就。即便努力了一无所成,也比放弃努力要有意义,因为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快乐--奋斗的快乐和追求的快乐。

11,26,说而不绎,从而不改
【原文】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合法合礼的规劝,谁会不听?但要根据规劝去改正才可贵。恭维赞扬的话,谁听了会不高兴?但要能对其进行冷静的分析才可贵。只感到高兴而不去冷静分析,只听从规劝却不改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评析】
  这里孔子主要强调了怎样对待别人的规劝和赞扬的问题,我觉得这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别人对我们的规劝,包括社会对我们的规劝从来就不少,我们自己许多时候也都知道应该按照规劝去做,可惜结果往往却不能按照规劝去做。我想其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缺乏足够的自我修养和理性约束能力。一个人会被别人的赞美飘飘然,甚至分不清哪些赞美是真心的,哪些是虚假的;哪些是对自己成绩的肯定,哪些只是对自己的鼓励。不能够正确对待赞美,那是很容易迷失自己的。
  人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对于遵纪守法的规劝,明明是对的,但却容易当成是耳旁风,对于许多虚假的恭维之词,明明知道是家的却依然甘之若饴。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讽刺过的那样:
  有个富人的孩子过周日生日,大家都来庆贺,贺客甲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做大官。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孩子将来未必能做大官,但是大家都很高兴,主人也对贺客家表示感谢。贺客乙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赚很多钱,成为大富翁。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孩子将来未必能成为大富翁,但是大家都很高兴,主任也对贺客乙表示感谢。贺客丙说,这孩子将来肯定会死。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但大家都很不高兴,主人更是气愤地把贺客丙赶了出去。
  说假话的人得到赞赏,说真话的人却被赶走。一个人要能真正学会理性看待别人的赞美和批评,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11,2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评析】
  "知者不惑",是说知识能提高人辨别的能力,一个人的知识丰富了,感到迷惑的时候相对来说会少一些,也就是说,知识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迷惑。但并不是说只要有了知识就永远都不会迷惑。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我们只能以求知的心态去解惑,千万不要以知者自居,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迷惑了,更不要被别人赞美几句聪明人,就觉得自己不会被骗。生活中容易上当受骗的,往往是那些平时自以为聪明的人。
  "仁者不忧",从字面上来理解,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是一个问心无愧、心胸坦荡的人,因此他没有什么好忧虑的,更不会为了个人的得失而去忧虑。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既正因为他是一个有仁德的人,他才会有别人不忧的"仁德"之忧,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勇者不惧" 比较好理解,但不要把这里的勇仅仅理解为"匹夫之勇",以为只要肌肉发达就能成为勇者。真正要做一个勇者,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孔子这里强调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勇者。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恰恰是在需要表现勇气的时候缺乏勇气,比如在面对自己的失败的时候、面对自己的错误的时候、面对自己的贫穷的时候、面对自己的挑战的时候、面对自己的痛苦的时候、面对危险的时候、面对正义和邪恶较量的时候等等。所以一个人是否是勇者,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关键时候、或异常时候,或有了问题发生的时候才能判别。
  我想,聪明人不会永远没有迷惑,只是他们在遇到迷惑的时候知道怎样去解除迷惑;有仁德的人也不会永远无忧,而是他们在忧愁的时候仍能保持一份理性的冷静和超然,然后能积极地面对忧愁乃至消除忧愁;勇敢的人也不会永远没有畏惧,只是他们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能从容面对。

11,28,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原文】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评析】
  仲由在孔子那里弹琴为什么是错,我们无从知道。即便是按照当时的规矩,学生不应该在老师那里弹琴,孔子也应该先去了解一下仲由那样做的原因,然后告诉仲由为什么不可以在老师那里弹琴的道理,而不应该当着其他学生的面指责仲由。
  我想仲由那样做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二是希望在其他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琴艺。作为一个学生有如此表现,我觉得并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由于老师对某个学生的公开批评,使得其他同学都不尊重这位被批评的学生,窃以为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好的。今天的老师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教学方法。
  作为老师,能明确而有具体地指出学生的学业达到了怎样的层次,是十分可贵的,但更加有价值的我以为还是应该告诉学生:你怎样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11,2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评析】
  孔子说仁者不惑,只可惜生活中仁者终究只能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不能成为仁者的人依然会有迷惑。孔子告诉我们,要想不迷惑关键要修养自己的定力,有了定力之后,遇到问题才会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才可能不被其他的东西所左右。孔子通过恋人的心态变化来说明什么叫"迷惑",实在非常形象生动。
  "爱之欲其生,恨之欲起死",这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的现象,为什么对同一个人感情会随着恋情的变化会出现如此极端的变化呢?我想这除了是由于自身道德修养不到家所引起的迷惑之外,更多的是反应了人的一种自私的心态。如果对方对我好,即使对方其他方面多么坏,我也希望他活;如果对方对我不好,即使对方其他方面怎样好,我也希望他死。许多影视作品更把这种迷惑发挥到极至:在失去对方的爱之后,对方越是美好,越要毁灭对方,理由是"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个人觉得这种心态已经不只是一种迷惑,而后是一种邪恶和一种罪恶了。
  这种心态不但会使自己迷惑,甚至可能使自己堕落,许多极端的恶劣事件都发生在由爱转恨之后的"恨之欲其死"。所以真正的爱情,不只是在相爱的时候珍惜、敬重、关爱,还在于不爱情不在之后的彼此珍惜和尊重,不只是珍惜和尊重曾经相爱过的人,更在于珍惜和尊重曾经有过的那段感情。这样才会避免被失去的感情所迷惑。
  从一个人对待失恋的态度和对待分手的恋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高低。

11,30,赐也贤乎哉?
【原文】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
  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
【评析】
  孔子不主张批评别人的缺点,他把批评别人看成是不仁的行为,这与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觉得子贡自己还不够贤良,因此不应该去批评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应该的,自己先做好了,再去批评别人,也是不错。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批评别人的缺点,并不纯粹是一件坏事。正如孔子自己所说的那样,可以从别人的不足中学到东西,引以为戒。
  从人的本性上来说,总是看别人的错误比较清楚,看自己的错误比较糊涂。所以能看出评论别人的错误,从而引起自己的警觉,也是一件有益的事。被评论的人听了之后能加以改正,则更加公德无量,何乐而不为呢?许多时候,善意的批评其实也是一种对别人的关爱。"批评我们的人是我们的朋友",这话比主张不批评别人的观点更有道理。
  当然也要注意,不要整天只评论别人的错误,而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议论别人的错误不是为了帮助别人改正,而是为了取笑别人,或者通过评论别人的错误来提高自己的身价,那样的评论就真正要不得了。

11,3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评析】
  作为一个青年人来说,要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认知来要求自己,从而将立足社会的基点放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真才实学上面。但是也不可迷信,认为自己一旦掌握了真才实学就一定会有人来重用自己。
  "不患人之不己知"只能是一种理想,而这种理想还远没有成为现实。怀才不遇的人们,每朝每代都不少。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在,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真才实学,另外一方面也不可忽视对自己的推销。不能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更不能自抬身价,以为有了一个大学毕业的文凭就会有许多人来争相聘用。前几年某大学有大学生发起"薪资同盟",宣称用人单位聘用他们这些应届毕业生的工资不得低于三千元,如果低于这个工资标准,他们一律拒绝应聘。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很快这个所谓的"薪资同盟"就败下阵来。
  大学生发起这样的"薪资同盟",看起来是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其实真正透露的恰恰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因为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根本不别在意你刚进企业时的起点工资怎样,而在于你能为企业提供怎样的价值。只要你能有为企业提较高价值的能力,又何患企业不给你高薪呢?恰恰是那些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只拥有一张文凭的人,才会对此类"薪资同盟"最感兴趣,因为这样最方便他们滥竽充数。

11,32,以德报怨,何如?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评析】
  "以德报怨"虽然高尚,确实如孔子说的那样不值得提倡。要求普通老百姓"以德报怨"更是难上加难,真能做到"以直报怨"就不错了。尤其是如果提倡"以德报怨",还可能会在客观上起到纵人作恶的作用,不对恶进行必要的处罚,就不可能很好地对恶起到制约的作用。比如现在许多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的右翼分子不承认历史上对中国和亚洲各国实施的侵略,与中国和亚洲各国曾经对他们的宽容有一定的关系。
  坚持"以直报怨"是值得提倡的,对于日本在历史上对中国和亚洲各国的侵略,我们要牢记在心,要给予客观的事实求实的控诉和谴责。对于今天那些善良的积极主动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的帮助,我们也要表示真诚的感谢。比如,当日本的政客不肯为过去的侵略史进行反省和道歉的时候,我们要表达我们的愤怒和谴责,当日本政府向我们提供巨额贷款的时候,当日本大批前来中国投资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表达我们的感谢。这是孔子提倡的"以德报德"的意思吧。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点小磨擦、或小恩怨是难免的,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以宽大的胸怀"以德报怨"地对待别人,我相信许多情况下会得到别人的积极相应,并能有效化解原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心结。所以有的时候"以德报怨"的方式亦不妨一试。

11,33,老而不死,是为贼
【原文】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译文】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评析】
  据说原壤和孔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熟人,遗憾的是直到老了之后,原壤还是那么为老不尊。因此孔子才将他从小到老的一生加以数落,并指出这样为老不尊的老人简直就是害人虫。
  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每个人的年龄虽然随着日月的流逝会一天天增长,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提高自己,那么不管年龄多么增长,他的素养也不会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以此警示自己:不要放松对学习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到老了还被别人看成是为老不尊的"贼"。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
  当然,也有人觉得孔子对这位原壤老人太过严厉了一点,如果他觉得那样度过一生也很快乐,我们又何必去苛求他呢?现代社会讲究尊重多元文化,讲究尊重个性,所以许多时候,对别人还是应该宽容一些为好。

11,3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评析】
  非常赞赏孔子这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比较长远的眼光,不要只看眼前。许多人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往往并不是他们不愿意顾长远,而是不知道怎样顾长远。比如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由于人生阅历和知识的局限,没有能力遇见到未来的事情,也不知道怎样去考虑未来的事情,甚至还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青春可以永远不去。也有一些人是受了错误人生观的误导,及时行乐,只顾眼前,以自欺欺人的心态回避对长远的考虑。更有一种人不考虑长远,是因为他们把一切都寄托在父母身上,认为自己将来的一切都可以由父母来妥善安排。所以,许多时候子女没有什么大出息,实在是父母惯坏的。一个什么都依然父母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有什么"远虑"呢?
  曾经有一位朋友在某国营企业当翻译,工作舒适,还能有机会去外单位当临时翻译挣外快,许多人都羡慕他。也有人觉得他有点傻,问他为什么还不赶快结婚成家,还要继续坚持业余自学另外一门外语,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他却不这样看,他觉得只会一门外语只能在这个单位里面生存,一旦这个单位不行了,要想再去其他单位求职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于是他坚持自学不但掌握了第二外语,还自选掌握了其他的专业知识。然而不等企业让他下岗,自己主动去寻找更加能发挥特长的地方去了。在他离开那家国营企业数年之后,那家企业破产,许多当年和他一起在科室悠闲地喝茶看报聊天的同事都下岗回家,而他却在外资企业的高级管理岗位继续发挥着他的专长,一个月的工资胜过那些下岗同事几年的工资总和。

11,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评析】
  "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是值得提倡的,能做到这一点,自然就能少被人怨恨了。 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甲乙两人关系不好,彼此埋怨,周围的人试着去劝说他们和好。但是这两人无一例外地都严词指责对方如何如何不好,丝毫不说自己有什么不对。这样的现象不但存在于普通人之间,也存在于恋人之间、夫妻之间、子女之间、同事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等。其实民谚说得好"一个巴掌不响,两个碗叮噹",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许多怨恨和埋怨都会烟消云散。
  所以当我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要经常多想一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怎样改善才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才能与别人友好相处。许多因为相爱而结婚的夫妻,为什么在结婚之后常会发出"你不如恋爱时期那么爱我了,你变心了。"其实这样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恋爱的时候,双方都能主动迁就对方,所以就会觉得对方那么爱自己。结婚之后,一方面自己已经不再愿意迁就对方了,但却依然希望对放能永远像热恋时一样处处迁就自己,一旦对方也像自己一样不迁就了,就会感到失落,感到愤怒。搞清了这个道理,让自己恢复到理性,许多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我并不是主张结婚之后大家就应该放弃浪漫,当然不是,如果有条件、有情趣,天天保持热恋之中的状态又有何不可呢?问题是这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只有一厢情愿是不行的。所以有些夫妻结婚几十年依然如胶似漆,而有些夫妻才结婚几个月,就高呼起"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其实是与夫妻自身的修养大有关系的。我可以大胆地在这里说一句,所有离婚的夫妻,都存在着自身修养不足的问题,有的是单方面,有的是双方面。

11,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评析】
  孔子这话是强调"有错不改"是更加严重的错误,但这话容易引起误解,似乎只要错而改之就不是错误了。所以更加精确的说法应该是:犯了错是犯错误,犯了错误而不改正是更加严重的犯错误,是错上加错。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和要点,那就是怎样防止生产过程中错误的再发生。一旦发生了错误,不但要分析错误产生的人为原因,还要分析机器、环境、工具、材料、工艺、甚至质量保证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原因,然后找出造成错误发生的相关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在ISO管理体系中被称之为"纠正和预防措施",也就是不但要纠正已经发生的错误,还要预防错误的再次发生。企业的质量管理是这样,人的素质修养管理也是一样。

11,37,割鸡焉用牛刀?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管理。'"孔子说:"学生们,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评析】
  孔子虽然一再强调君子应该慎言,但是孔子自己往往也忍不住会失言,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标准的孔子在学生面前失言的例子。好在孔子是一个能虚心接受弟子批评意见的人,立刻就以"开玩笑"的说法委婉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从善如流,这一点是值得赞赏的。
  生活中长辈、家长、老师、上司等在晚辈、孩子、学生、下级面前失言是难免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对待,知错必改,而不要为了维护虚荣的面子而固执地拒不承认,那样反而更加不好。坦然地承认,并加以检讨,或许是最轻松最好的处理办法。
  电视上曾经报道过一个案子,某地的小学老师野蛮地拉撤学生的红领巾,将学生的脖子都拉破了。当学生家长到学校来投诉时,这位老师不但不承认,还指责是学生诬陷损害了老师的名誉权。最后学生家长只好诉诸法律,结果法院判决老师败诉。这样的老师如果还不悔改,则根本没有资格再为人师表了。

11,38,道听而涂说
【原文】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评析】
  "道听途说"确实不是个好习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完全避免道听途说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然而不可否认,相对来说,智者总是少数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难于立刻识破什么是正确的消息,什么是虚假的传言。因此个人觉得"道听途说",只是一个普通人难以完全避免的小错而已,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德之弃也"的高度。
  要让公民避免被道听途说误导的关键,我觉得除了公民提高自身的判定能力之外,关键还在于社会能提高透明度和公开度。一旦有了什么消息,政府应该尽快做出证明的澄清和说明。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或者在封锁消息的年代,面对种种传言,政府或相关部门不出面澄清,是使道听途说蔓延的主要原因。

11,39,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评析】
  "患得患失"其实也是一种人类的普遍弱点,不达到一定的道德修养层次,是很难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完全避免患得患失的心情的。如果因此而将患得患失的人说成是"鄙夫"似乎也不很妥当,其实有几个人在面对职业、事业、甚至爱情的选择时,可以完全杜绝患得患失的心情呢?
  在今天,共同"事君主"已经没有多少机会了,但是共同"事老板"的机会还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他是否可以和鄙夫共事呢?我的看法和孔子完全不同。君子能和君子共事当然是最理想的境界,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如此的幸运。那么一旦我们遇到了不是君子而属于鄙夫的同事,我们就不能一起共事了吗?我们会因为有鄙夫的存在而放弃继续在这里工作的机会吗?显然不能。所以除了放弃之外,我们可以有几种选择,一是将鄙夫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君子,二是将自己变成和鄙夫一样的鄙夫,三是各自保持自己原来的属性。
  所以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但可以和鄙夫共事,甚至还可能让鄙夫改变为君子。因此一些国际上知名的企业会告诉你:他们不仅制造产品,还制造人--通过在这个企业里工作,将你改变成一个君子。
  以我的观察,在现实生活中高喊不能和某个鄙夫一起共事的人,往往正是鄙夫,真正的君子是可以和各种人共事的。

11,40,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评析】
  对于这句话,有几中不同的解读,有人觉得是孔子对女人的污蔑,有人替孔子辩护,说孔子这句话不是指所有的女人,只是指南子那一个女人。个人觉得,孔子这句话很可能是针对南子这个小人之类的女人而说的,但是从字面上来说,则是明白无误地针对了全体女人,换句话说,是因为南子而迁怒与所有的女人。
  在孔子的年代,将女人归于小人一类并没有什么奇怪,以世界民主榜样自称的美国也是直到1920年才首次赋予妇女选举权,现在的许多伊斯兰教的国家,依然不允许妇女的脸可以在公共场合裸露,所以在古代不尊重妇女几乎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孔子辨别,更没有必要把孔子打扮成尊重妇女的样子。
  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将所有的女人都归结为小人是很自然的,这个观点在今天当然应该看成是对妇女的歧视和污蔑,是非常错误的,应该坚决摒弃和全盘否定。女子和男子一样,也可以分为君子和小人。由此我们亦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过去曾经是被认为正确的观点,会成为错误的观点,这是符合人们发现真理和认识真理的规律的。
  我们今天学习论语的这段论述,不应该纠缠在男人或女人的问题上,而应该侧重在我们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小人情节:我们会不会因为我们的亲人、恋人、朋友等对我们很好,就对亲人、恋人、朋友等无礼?会不会因为我们的亲人、恋人、朋友等由于某种原因一时疏远了我们,我们就心怀抱怨?

11,41,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评析】
  子夏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在原则性问题上应该立场鲜明,但是在小节上面则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只是我不知道孔子是否会赞同子夏的这个观点,因为孔子恰恰是对小节也非常在意的,不但要求人们要"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闻,非礼勿行"等,连平时在家怎样穿衣、怎样吃饭,甚至睡觉、坐车的姿势等都无不有讲究。所谓一言一行无不于礼相关。
  因此这所谓大德与小德说起来容易,实际划分起来往往是很模糊的。许多大德都必须在非常时期才能表现出来,日常生活工作中往往能表现的均为小德。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强调从小德做起,积小德成大德,所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机械地去区分什么是大德,什么是小德,而应该区分哪些是可以自由发挥的,那些是不可以自由发挥的。
  比如个人选择怎样的信仰问题,这显然应该归纳到大德的范畴,但是对于这样的大德,我觉得倒是应该自己做主选择的。而对于不能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应该属于小德,但我觉得这些小德倒是不应该忽视的。
  人的道德修养固然能从大是大非上体现出来,但更多的往往是通过小事小非,甚至是一些生活细节体现出来的。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对老人残疾人不礼让、错了也不道歉、见人不问好、没有礼貌、在严肃场合衣冠不整、不注意自身卫生等等,这些都是小节,可是如果一个人在类似的小节上都做得很差,别人怎么可能把他看成是一个君子呢?

11,42,君子恶居下流
【原文】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并避免下流,以免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评析】
  俗话说"千夫所指,无疾而亡",人一旦有了恶名,确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一个人一旦被判定为坏人,就会越传越坏,即便你做了好事,别人也不相信。这种现象不但存在于古代,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依然存在。
  个人觉得,在一个理性社会中,我们应该自觉地避免类似的宣传或批评,应该将对一个人的评价和对一个人的某种好的或坏的行为的评价分开来进行评价。比如某人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就只表扬他所做的这件好事,不要因为他做了这件好事而把他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榜样,明天他万一犯了一个错误,也只批评他的错误,不要把他说成从来不曾好过。
  红塔山集团的老总诸时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为红塔山集团的发展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国家也给予他很大的荣誉,多次评选他为国家级的劳动模范,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对此,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后来他犯了贪污罪,许多人便纷纷指责他,说他玷污了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甚至连他以前是否真得配当劳动模范也遭到质疑,我觉得这完全是不应该的。国家发给他的荣誉,是对他以前工作成绩的表彰,这个表彰只能说明他到获得这个奖章之前的工作表现,并不保证他获得奖章以后的工作表现。所以如果他的贪污罪是发生在获得奖章之前,那么这个奖章应该取消,如果是发生在获得奖章之后,那么这个奖章就不应该被取消。他在获得奖章之后所犯的贪污罪,也与是否玷污了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我们应该将这两者区别看待,不能因为他后来的犯罪而否认他以前做出的贡献。
  君子应该"恶居下流",同时也应该避免落井下石,避免将所有的恶都加到那些犯了错的人头上,连他们曾经的好也一概加以否认。

半部论语学做人第十二章 《君子》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