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杜甫 法律 张智勇-人力资源管理顾问 

佛法无边

张智勇 Introduction of Herbert Zhang in English  Profil de Herbert ZHANG en français

很多人都在说“佛法无边”,很多人都在想“佛法无边”,很多人都在问“佛法无边是什么意思”。

“佛法无边”的意思可以从“佛”、“法”、“边”三个角度来看。

佛(梵文天城体:बुद्ध),意思是脱离了轮回的、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佛的概念最开始以佛教为载体自西域传入中土,而西域语言众多,所以在汉语里有种种不同的音译名,常见的译名有佛、浮陀、休屠、浮屠、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多、部陀、毋陀、没驮、沸驮、步他、复豆、佛图、物他、馞陀、没陀等。

但现代通常所称的佛陀,系指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佛教与耆那教都以“佛陀”这个称号来尊崇他们的创始者;尽管也用这个称号来称呼其他真正解脱的人。汉语民间又将佛称为佛祖。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佛”字。第一、佛教的创始人,佛祖。第二、与佛教相关的。

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看“法”字。第一、事物。第二、教义。这个相对比较清晰。

关于这个“边”字,很多人都只看到一个“边”。如果只有一个边,又怎么会无边呢?

我早年曾积极参加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等学者教授为执教导师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并获得毕业证书。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延续、发展的文化。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在改朝换代,每每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但文化一直是在延续的。每一个朝代都可以看到前朝的影子,但总不是前朝的克隆。如果不能看到中国文化的这一个特点,就不能回答什么是“佛法无边”的问题。

传统的中国学者考究经典,发现了“佛法无边”出现的经典名录,却发现经典没有给出解释。西方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很多佛典是中国伪造的,made in China。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忘了谁写的,内容是说《心经》是中国伪造的,现存心经梵文版本是唐玄奘由中文翻译过去的。写出这样文章的学者真是迷途的羔羊,愿真主保佑他早日找到正确的道路。

梵语在世界上早就灭绝了,佛教在印度早已经消亡了。虽然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武灭佛”,但佛教在中国一直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五印度不见 (“见”字最好换成“再”,注意不是“在”)了,西域不见了。佛教自然变化了、发展了。这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几百年前佛教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了。

所谓“无边”首先是一种“虚心”,一种包容,一种对diversity的认可。佛教不认为佛陀是独一无二的,大乘佛教承认过去、现在、未来,有着无量无数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众生(动物)不论信佛与否,将来都有悟道成佛的可能,因为佛教阐明:佛陀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圣虽有不同,在本质上,佛性一律平等。在上座部佛教中,承认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如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之过去七佛、未来佛弥勒菩萨,《大史》记载有二十五佛。大乘佛教则进一步认为在他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佛——“十方世界诸佛”,例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等等。有过去庄严劫千佛,亦有将于现在贤劫陆续成佛的千佛。如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所说:“在现有历史的记载中,虽然只有释迦一人是佛,可是过去久远以前,这个世界曾经有佛出生,未来的久远以后,这个世界仍将有佛出生,现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

所谓“无边”也是一种“眼界”。不是佛法一望无边,一望无边的是佛法,是佛法一望无边。佛教不认为佛陀是万能的,因为无无不能,所以无所不能。

相关阅读:

佛教,是古印度的悉达多·乔达摩(佛教信徒尊称释迦牟尼)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创立的一个宗教或学说,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和南亚地区有过广泛的影响。至2010年,全世界约有4亿左右佛教信众,人数仅次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

现在的佛教按教理划分可分为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两大支。佛教按历史时期划分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三个时间段,其中部派佛教又被称为小乘佛教。佛教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大传承,随着藏传佛教的出现,北传佛教又分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佛教按修行和传授方式可分为显教和密教。密教大致包括了印度的金刚乘佛教和西藏的藏传佛教。按显教密教划分法,除了密教其他的就全部是显教。详细的分类请参考佛教部派

佛教出现前的古印度社会,婆罗门教信奉神灵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工商手工业等,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此之外还有在四种姓外的“贱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唐朝留学印度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这样记载:“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印度古来译作天竺,有东、南、西、北、中之分,称为“五天”。)依据《吠陀》圣典,“原人”(参见《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创造人时,婆罗门是从口生,刹帝利从肩生,吠舍从腹生,首陀罗则从足生。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圣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种姓制度仍在印度社会有很大影响。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六个流派:

阿耆多派:他们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否认灵魂,反对祭祀,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
散惹夷派:主张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说,认为哲学辩论,得不到最后的解答和知识;
末伽梨派:主张没有业报,一切修行都徒劳,只要经过很多世,大家都会解脱,属于定命论者;
不兰迦叶派:也是否认善恶报应,否认社会道德,主张纵欲;
波浮陀派:认为人由地、水、火、风、乐、苦、命等七大元素组成,元素分离便是死亡,尔元素永存;
尼干子派:主张通过苦行,来加速受业报,从而更快地解脱。严禁祭祀,严格地不杀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戏称为裸行外道,后来发展成为耆那教。至今,耆那教在印度仍有信仰者。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达多·乔达摩35岁时创立,关于悉达多太子的生年说法有二,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二样不一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另一则是认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悉达多在毕钵罗树(佛教信徒尊称菩提树)下悟道,成立佛教。准备妥当之后,悉达多于是走遍恒河谷各地向人传教。社会各阶层和各种身分的人都来听他演讲而成为他的弟子。在其后的几十年中游走四方,招收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张。到他在80岁的高龄逝世(佛教称之为涅槃)时,他已声名大噪。

悉达多离开人世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五个比丘接受了悉达多的教训之后,成为第一批僧侣或和尚。佛教的三宝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据称这三宝乃是助人觉悟之途。

公元前第三世纪,在悉达多去逝后大约200年,佛教最大的拥护者阿育王出现了,当时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管辖。征服所造成的屠杀和暴乱使他深感忧心,于是加入佛教,并予以国家的支持。他设立佛教碑碣,举行结集,劝谕人民按照佛教的训诲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传教师到印度各地和锡兰及埃及等地宣教。可以理解的是,阿育王被视为佛教的第二位创立者。随着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悉达多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非佛教信仰者的现代学者主张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主张大乘佛教直接来自悉达多。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经由锡兰传播到东南亚一带,主要影响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早在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佛教就传入中国,后又传入古朝鲜、日本;北传佛教于公元8世纪正式传入印度北邻的西藏;至此,北传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藏传佛教这个教派对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纪,藏传佛教在远东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虽在古印度经历过无比的辉煌,其影响力也广传至亚洲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却逐渐衰微。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学术中心,如那烂陀寺等大学就是教授佛法和当时科学及各家哲学的最高学府。但由于古印度佛教特重对出家人的教育,且热衷于高深学术的思辨,而无形中相对忽视了对在家信徒的教育,僧团遂逐步成为与在家信徒疏远的精英集团。此外,佛教未能像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样将佛教建立为在家信徒的家庭传统,这样佛教在古印度就渐渐失去了民众基础。一旦失去国王们和上层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十二世纪晚期,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时,对佛教并不友善。那烂陀寺等佛教寺庙被穆斯林军队夷为平地。尤其是那烂陀寺的图书馆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从此消失。这一时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几乎丧失殆尽。劫后的佛教学者多携带典藉远走西藏等地。佛教圣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兰毗尼,也沦为废墟。到第13世纪,佛教在祂的发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踪影了。有人认为佛教采纳了婆罗门教的陋习,从而加速了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但这一观点是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

在公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佛教经历另一次改变。由于中国、蒙古和中南半岛各国的变动,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寺院和庙宇被摧毁,僧尼被驱逐、监禁、甚至杀害。不过,佛教的势力仍然深植在这些地方人民的思想之中。

佛教的基本教义从解脱众生苦难为出发点,以四谛十二缘起为核心。

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注意:轮回的学说不是佛教新创的学说,佛教产生之前婆罗门教就有该学说,至今印度教各派仍然有该学说。

三法印即“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三法印之前二法印是佛教与在其之前的婆罗门教的不同之处,至于第三法印“涅槃寂静”,印度教(婆罗门教)也是讲涅槃的,由于印度历史年代不清,今日无法判断是佛教学习印度教(婆罗门),还是印度教(婆罗门教)学习了佛教。佛教许多方面承袭或相似于婆罗门教,如禅定、苦行等,但前二法印是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不同处,为佛教自身所创。此外,三法印也是佛教的核心价值,与其他宗教不同的,佛教允许在谨守三法印的价值与教义上,对其他方面进行方便性变动、改变、变化,即是不违反三法印,可以用各种方式传教、修行,包括用密法加速修行(如密宗),也因此使佛教富于变化与多样性,相对的有部分宗教对于教义、教规、教条、传法、授法、修法等有着较严格的坚守性,不允许任意或随时地需求而变异。

根据佛教,四圣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死亡结束,因为人死之后不是彻底消失,仍然会轮回不息,不论在地狱还是人间,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 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
四圣谛分为三转十二行:

初转四行:知苦;观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灭去则苦能灭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从而发展出灭苦的方法。
二转四行:对苦更深入了解;对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经有些许的苦,因为执行灭苦的方法后而灭去;对于灭苦方法积极的执行。
三转四行:知道苦已不再来;苦因已消除完毕;所有苦皆灭尽;灭苦方法已经彻底执行完成。
此处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缘密不可分,而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即为十二因缘从了解到灭尽的过程。四圣谛十二因缘并非分开的两种理论,是次第和内容的不同面向叙述。

佛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而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链条。

且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也随着现象的生起,而损耗其赖之生起的因缘,是故世间一切皆无法恒常。

十二因缘具体内容: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无明”是指对“五蕴因缘生而当下败坏不知”,因对五蕴因缘生而当下败坏不知而生起贪爱,生起贪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称为“行”。

由此执为有我进而推动的意志行为,驱使“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此为内在活动。

而我们真正可以观察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境“色声香味触法”,而升起六种觉知“六识”,上述为“六入”。

六入处所引发的运作称为“触”,由触引发苦受、乐受、中性受,及联想和意志行为,简称为“受”。

由乐受引发贪爱,苦受引发排斥,此为“爱”。由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种执取称为“取”,同“行”的定义。

由取而引发“有”,有的意义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

这部份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具体展现。

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即称为“生”,由生则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种种痛苦,乃至于死亡。

觉悟到十二因缘而得到解脱的修行者被称为解脱者。不论是佛陀、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以觉悟十二因缘而了知生死轮回的真相,从而觉悟,并依“四圣谛”三转十二行而达到圆满的解脱。

佛教理论的发展以上所讲的四圣谛是乔达摩悉达多在世时对其弟子们宣讲的教义,这些教义后来被现代学者称为原始佛教。有人主张, 乔达摩悉达多灭度之后,佛教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几个主要阶段。但此一观点并未得到普遍认同。无论如何,四圣谛始终是佛教理论的基础。

更多阅读:

拜佛礼仪

南无阿弥陀佛

心经 金刚经 华严经 楞严经 大悲咒 药师咒 楞严咒

大学法语 – La Grande Étude 把信送给加西亚 《心经》泛读

共产党宣言 高僧传

Formation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