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诸子百家大解读 第四章 中国的思维范式(2)

诸子百家大解读

第四章 中国的思维范式(3)

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生,就是产生,或有利于产生、或催生的意思;胜,就是克,就是妨碍、阻止或制约的意思。

这条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影响非常巨大,中国学术思想界此后的思维,都按这个路子来,所以说,阴阳五行学术体系,是中国人的思维范式。

到了汉代,人们把五行与八卦结合起来,出了很多似是而非的“定理”,在自然界、思维上和社会管理中,加以运用。其中,最能表现阴阳五行理论的是中医,整个中医理论体系,都是按阴阳五行理论体系搭建起来的。他们把病理分为阴阳气血四种,把药理分为阴阳寒热四种,相生相克,就成了以药治病的原理。

到了北宋年间,中国的自然科学技术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一些专心于学问的学者,就将阴阳、五行、八卦理论与数字相结合,建立了更为抽象的体系,其中尤以周敦颐所作的《太极图说》最为深奥,影响也最大。

总之,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体系,极其复杂,也可以说是极其“博大精深”。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体系,还处在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分类、规律上。它之所以与八卦相联系,是儒家在解释《周易》时,运用了阴阳、五行的概念。

别小看阴阳家理论,虽然后来在正式学术中高标此旗帜者较少,但它对中国学术思想体系的构建,影响之大,莫之能比。有了这个体系,中国的玄学就越走越远,中国的科学思维,也就越来越萎缩了。

天人合一的范本

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能像庄子这样,完全去研究天人关系、身心关系的,毕竟非常少,绝大部分诸子百家,都是在食人间烟火,都在研究知识的运用,而运用的范围,是局限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的。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不少学者在构建一套他们自认为“完备”的知行合一的体系,于是乎,就有了一篇奇文:《月令》。

我们现在无法知道《月令》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他的作者是儒家人物,还是道家人物,抑或是阴阳家人物,甚至是法家、杂家人物。如:《礼记》(小戴的版本)中的《夏小正》,与之相当吻合;《管子》中的《幼官》,也有许多部分与它类似;《吕氏春秋》更把它分割进各篇章中。

但是,我们看看这篇奇文的内容之后,却感到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这篇文章,不谈理论,只讲天地的规律,要人们按这个天地的规律,去做事,用一句当时流行的话,叫做“顺天理以为人事”。这不是道家的理论核心吗?

我们其实大可不必去争这个问题,因为儒家、道家只是汉代人的一种分法,在战国时代,他们之间已经有许多分不清的地方了。

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这是一篇讲“天地之道”的文章,全部的“道”,又是用阴阳五行的方式进行解释的。所有这些,只能说明,阴阳五行是一种思维范式。

《月令》全文大体内容是:一年中,每个月会有什么样的天象(星相)、什么样的气候、万物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为此,天子应该住在哪里、怎样起居(如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举行哪些朝廷礼仪(包括祭祀、用乐、召见百官、用兵、用刑等)、推行哪些政策措施(如指导农民播种等),同时,不能做哪些事、推选哪些政策措施等。

诸子百家大解读 第四章 中国的思维范式(4)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