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培训文摘下一页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三部曲

张一春

  做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归根到底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在方法上,要给培训者开一个“药方”。通过检测,了解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个别化地提供培训课程,给参训者一个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良方”。

  第二,在内容上,要建构一个培训资源“超市”。尽可能地提供有效的培训资源,让参训者在这里能获取到他所需要的任何资源。

  第三,在目标上,要对受训者进行“包装”。通过培训,帮助教师迅速成长为具备较高教育技术水平的优秀的教师。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是一个艰苦而又意义深远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研究、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祝智庭教授曾睿智地指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富有挑战性的长期使命,应该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大框架中来思考和实施。对教师个体而言,应该做好迎接这一新挑战的心理准备,并且善于利用教育技术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助力。未来的成功教育必定属于在信息化进程中不断探索的人。”

  时代特征与需求

  教育技术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来发展,信息技术给社会和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的同时,也给教育技术培训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1.信息化给教育技术培训带来了技术与支撑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同样也改变着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方法、环境、评价等,信息化给教育技术培训不断带来新的技术与手段,成为教育技术培训的有力支撑。只有深入研究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才能做好教育技术培训。

  2.现代化给教育技术培训带来了需求与动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 1 0 -2020)》提出了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就需要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技术与能力的人才,需要我们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此现代化给我们教育技术培训指明了目标与方向,是我们改革传统培训,提升培训质量的动力。

  3.人本化给教育技术培训带来了本质与定位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校教育技术培训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只有技术,没有人,没有教学内容;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片面追求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忽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要树立服务的理念,积极创建新型育人环境,提升高校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水平,切实支持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认识教育技术培训的误区与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教育技术培训在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误区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1.培训目标不明,功利色彩较重

  教育技术培训到底要把教师培训成什么样,虽然大多培训有标准或培训大纲,但在不同的培训主办者与主讲教师的演绎下,结果千差万别,甚至许多办学者及参加培训的教师根本就不清楚培训的目的。另外近年来教师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培训机构与培训师资却很匮乏。有的地方软硬件条件跟不上,造成培训低水平重复、培训教师良莠不齐、教学内容东拼西凑、教学过程蜻蜓点水,最终只满足于上几次课、参加一些考核、拿个证书,浪费了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加重了教师和学校的经济负担。

  2.教学内容单一,理论脱离实践

  许多培训不考虑学习者学科背景和原有水平,不管是谁参加培训,都是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模式,不能做到个别化教学。同时,在教学中缺少鲜活有效的案例,停留在一定程度上的说教,与教师实际教学工作较为脱离。许多教师参加过培训后觉得所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很少能真正、直接地派上用场,培训知识的迁移较为困难,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使教师参加过培训后很难迅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并提高水平。

  3.忽视群体动力,缺少学习行动

  虽然大家知道要改革培训模式,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仍然有较多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没有充分考虑教师作为成人学习的特殊性,没有发挥群体的动力;没有将侧重于单向地将成熟的知识或技能由专家向学习者传递的“培训”转向由学习者自己努力主动地从专家或其他地方获得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没有在培训中创造学习者的自主、独立、主动、积极的氛围和条件,激发学习者的自主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不足。

  团体作战、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与兴趣的,是无法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

  4.培训轻视过程,评价缺乏依据

  在大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更多的只是关注了教师培训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思想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的变化。

  培训的时间有长有短,培训的内容有多有少,因此对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评价,有的采用试卷考试,有的采用实际操作与开发课件等。但大多无法合理有效地评价,缺乏相应的标准与依据。过多培训课程的“自然结束”导致教师参加培训走过场。

  5.技术使用简陋,缺乏教学示范

  教育技术培训本质就是提倡先进理念、推广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但许多培训却没有将这些融入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手段,没有精心设计培训内容与培训模式,没有做到“示范”与“模板”作用,相反仍然用原始、低级、简陋的方法与手段来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当然不可能获得好的培训效果。

  这些情况束缚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发展,也影响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降低了教育技术培训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只有清晰地认识与了解目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问题与困难,才能做好培训,提高质量。

 理解教育技术培训的指标与愿景

  不管是培训者还是被培训者,首先都需要理解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与意义,清楚教育技术培训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明确教育技术培训的评价与考核指标,并根据具体情况与专业方向来开展培训。

  1.国外教师教育技术的标准与要求

  目前在国外,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研究多数针对于中小学教师。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教育技术的国际协会(IS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这些标准中,有的根据教师的能力类别来划分,如美国的一些国立学校对教师教学技术标准分为操作、应用、设计、评价4个方面。又如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和教师的绩效指标把对教师的要求分为技术操作与概念,策划与设计学习环境和经验,教学、学习和课程,评估与评价,工作实效和专业实践,以及社会、伦理、法律、人性方面的问题等6个方面。有的根据教师教育技术熟练程度划分,如亚特兰大公立学校把教师分为初学者、综合者、融入者、革新者4个阶段,有的分为教师职前的一般性准备阶段、专业性准备阶段、教学实习阶段和职后阶段。还有的对教师职前和在职ICT培训的要求细致地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的层次。

  有的根据教师需要掌握的内容划分,以这种方式制定标准的较为多见。如美国教师技术能力的国家标准分为基本标准与高级标准。教育技术的国际协会的教育技术素养标准(初级、高级)非常详细地规定了教师的教育技术要求,规定了技术基础、专业内容、专业发展等部分。

  2.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与要求

  1999年教育部开始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列为该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于是一些高校与学术团体陆续制定相应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如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权成立的全国信息技术及应用远程培训中心(ITAT)对教师教育技术掌握内容分为18个技术类,11个应用类内容。由高教司主管的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组织的大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标准分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原理与基本技术、网络课程开发三级共31个模块的要求。

  经过十年培训实践,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于2010年9月推出了《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其主要指标分为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与评价、科研与发展等五个部分,共17个一级指标,54个二级指标。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确定,对加强高校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教学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加强教师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提高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技术工具的能力,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高校教师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3.江苏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

  江苏省是我国的教育大省,其高等教育的外延发展已经完成,已经步入后大众化阶段,各项指标处于全国前列。现有普通高校124所、在校生176.73万人,这两项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6个百分点。江苏有“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11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15所。全省高校有专任教师10万人,教师人数达全国第一。江苏被国务院列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确立了率先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基本率先现代化的目标。高等教育强省是信息化时代的强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如何支撑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一直是江苏省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思考的问题。

  从1999年起,江苏省开始研究探索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通过吸收国际先进的培训理念、探索行动学习的培训方式,架构了一个在群体动力学、行动学习、知识管理等理论指导下、在学习环境与服务系统的支持下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表征模型;首次建构了以“工具/应用、资源/管理、教学/设计、绩效/发展”作为四个维度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制定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大纲》、《高等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指南》、《高校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标准》等,在理论层面、技术层面以及实践层面进行了规范与保障。

  在《江苏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中,“工具/应用”指教师最起码的技能,要求教师掌握工具的有关知识技能,并且能操作应用。“资源/管理”是指教师利用工具进行资源的获取和知识管理,并逐渐形成教师自身具备的专业素养。“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利用和资源管理与使用的技能后,应用于教学实践,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能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资源开发,并进行教学实践工作。“绩效/发展”是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自身的素养与专业能力,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而且要能进行发展创新。

  (作者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更多

培训文摘

培训网-妇女儿童权益状况调查培训班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