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培训文摘下一页 管理培训:成功经理核心能力培训

辽宁省西丰县努力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与转移水平

西丰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全县区域面积2686平方公里,辖8个镇、10个乡、174个村,总人口3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3万人有培训需求。全县18-60岁的劳动力总量为10万人,由于全县耕地面积只有62.4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还不到2.5万亩,每年从事农业生产只能消化农村劳动力6万人,还有近4万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培训从事非农产业;另外,每年还有1500多名农村中学生走向社会,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的任务非常艰巨。2004年,按照《铁岭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暨“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圆满完成了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的各项任务。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3882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2%,其中引导性培训2850人,职业技能培训1032人;在完成职业技能培训的1032人中,已转移就业948人,培训就业率91。9%。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培训领导,落实培训工作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作的领导,我县成立了由主管县长担任组长,农经委、城环委和劳动局等各单位组成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与转移暨“阳光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经委。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和任务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农经委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具体包括拟订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牵头搞好培训单位招投标,认定培训单位,监督检查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引导性培训等各项工作,财政局主要负责落实培训补助资金,监督检查补助资金的使用,参与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参与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评估和验收等;劳动局主要负责审定《职业资格证书》,为参加职业技能性鉴定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简化程序等;教育局主要负责组织有条件的教育机构向农民开放,承担职业技能性培训等,城环委、科技局及其他部门负责为劳动力培训与转移提供优惠政策,搞好服务。各乡镇及培训基地也都建立了相关的领导组织,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全县上下建立了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2005年,县政府还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作列入乡镇领导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

二、创建培训载体,扩大培训转移规模
为确保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的顺利实施,领导小组对资源申报的10多个培训单位进行了集中的招投标,按照培训基地的认定原则、认定条件和认定程序确定了三个培训基地。即西丰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西丰县劳动就业局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西丰文品大全电脑培训中心。为了提高培训的档次和规模,我们着力加强了培训基地硬件和软件建设。一方面,我们通过建设培训场所、购置电脑等设施完善培训条件,积极聘请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名厨师、司机和电脑教师为学员授课,提升培训质量。三个培训基地现在共开设8个专业、13个班次、1050个课时,每年可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0多人次。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培训基地的招生规模。首先是利用电视台每天两次播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招生广告;其次是利用全县客运交通车的车载电视广告播放培训基地招生广告;第三是组织专人到全县20所中学为农村学生播放富余劳动力转移专题片进行招生‘第四是深入各乡镇、村屯和家庭惊醒招生宣传,真正把招生宣传工作做到实处。通过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参加培训的人数成倍增长。2004年,共完成汽车驾驶培训304人,应用电子培训147人,餐饮服务培训139人,服装加工培训60人,建筑施工培训98人,家政服务培训89人,电脑技术培训195人。

在加强各培训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为培训学员开辟了就业渠道,创建了就业载体,推荐学员就业,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多方联系,我们已建立了四个就业载体,包括县建筑公司、凉服装厂、沈阳欧罗巴餐厅和青岛开发区三资电子企业,并实现学员就业948名,其中从事汽车驾驶285名,安排到凉泉服装厂就业60名,安排到沈阳欧罗巴餐厅和各大城市分店就业75人,安排到青岛开发区三资电子企业实习147人。另外还有351人分别被县建筑公司等建筑企业录用。通过西丰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培训的30名空港服务专业学员已全部去天津精通职业专修学院签定就业安置合同,学习期满将安排到天津、北京国际机场从事服务工作,实习期为半年,月工资为400—600元,实习期满月工资为800—1500元,同时,院方负责为其办理就业手续,签定劳动合同。

三、创新培训机制,拓宽培训就业渠道

首先是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为了提高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与转移水平,真正与市场接轨,我们组织专家学者赴各大城市人才交易市场和用工单位进行考察,了解到市场最紧缺的人才需求信息,并根据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和培训基地的办学实际,初步确定叻个培训专业,为我县农村学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增设了电脑操作和空港服务两个专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其次是创新培训办学机制。为了使西丰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真正转移出去,减少本地的培训和就业压力,我们引入了市场机制,探索出了一条联合办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新路。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到沈阳、北京、天津、山东等发达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认真的考察论证,最后确定与4个地区的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分别是青岛博益职业学院、天津精通职业学院、大东高级技工学校和北京市海淀保安学校,并与以上4所院校签定了长期的“1+1”联合办学协议,即校方负责学员学习期满后的就业安置,学员与校方签订就业安置合同,实现了定单式的培训和转移。目前,我们已通过联合办学,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22人。

四、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转移水平
首先是强化基地管理。在认定培训缉私资格条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重点加强对培训基地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和师资水平的管理力度,进一步稳定了培训转移的就业渠道,提升了基地的培训质量和水平。目前,三个培训基地都做到了“五有”,即有培训组织、有培训基地牌匾、有培训台帐和就业台帐、有培训教师、有标准的培训场所。特别是西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不但有宽敞明亮的培训场所,遗留的培训设施,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而且还能为大部分学员提供优越的就业岗位。经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训的餐饮专业学员大部分被安置在沈阳欧罗巴西餐厅沈阳总部和长春分店,有的提任领班,还有担任经理助理和服务员,工作表现十分突出。根据反馈信息,就业人员对工作非常满意,工资待遇比较高,餐厅的经理也十分满意。

其次是强化培训管理。一是确定培训任务。将培训的任务和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依托基层宣传、教育和鼓励农民到基地按照意愿对应参加学习、培训。目前各乡镇已按进度完成引导性培训密职业技能性培训也在各培训基地的积极运作下全部完成。二是确定培训对象。严格按照《铁岭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暨“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确定培训对象,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全部具有农村户口,并且男子在18—45岁之间,女子在18—40岁之间,没有超龄培训现象发生。三是保证培训内容和时间。严格根据国家职业表转和市场就业岗位的需要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对技能培训具体安排了餐饮、保健、建筑、加工制造、家政服务、电脑操作等行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操作规程的培训,而且培训时间都保证在15—90天之间;对引导性培训按照省统编教材具体安排了《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刑法》、《职业病防治法》、《消费者权益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诸多法律法规的培训。四是实行了自主管理。培训对象入校后,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学习、食宿、操作;凡培训合格的学员,又培训机构按照“就业承诺”安置就业。
第三是强化资金管理。为使项目补助经费真正用到农民学员身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采取给学员发放代金券的办法加强对培训资金的管理,并实行经费县级财政报帐制。具体做法是:对纳入补助的培训班,每期培训班开学后5天内,由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培训单位报送的学员花名册,直接把培训代金券发放到学员的手中。培训代金券由农民作为培训学费交到培训机构。学员结业后一个月内,由培训机构提供收取的培训代金券、收费凭证和受训农民考核合格证明以及填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学员花名册及就业情况表》到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批,核定培训费补助金额。培训机构凭培训代金券、收费凭证和“阳光工程”办公室的审批手续向财政局申请补助资金。培训补助金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给培训单位。培训券实行名制,不得转让和使用。

第四是强化监督培训管理。在劳动力培训与转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从基地的认定、项目的申报、监督实施、检查验收等方面加强了监督管理,并设立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目前没有发生过一起违规事件。同时,我们对完成培训与转移任务的乡镇和基地进行了通报表扬,并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对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乡镇,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将检查的结果纳入到乡镇年终目标考评结果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培训与转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作是一项副的系统工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县在这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兄弟县(市)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的各项规定,学习其他兄弟县(市)区的先进经验,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作进程,为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努力。

更多

培训文摘

培训网-湖南培训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