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培训文摘下一页 管理培训:成功经理核心能力培训

浙江台州农民就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的几种典型形式分析及启示

作者: 来源: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 

浙江省台州市今年启动农民就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实施计划以来,各地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开始走出了一条农民就业培训转移的新路子。总结农民就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的典型,并加以分析,对于我们搞好农民培训和就业转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典型形式 
第一种形式:就地培训转移。如今年8月,临海市组织东塍镇105名农村妇女,通过在大田职业技术学校10天时间的缝纫技术培训,经市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初级工合格证书,全部进入临海市东塍镇三佳公司工作。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组织快捷、方便农民、培训经费投入少、就业率高。值得大力推荐。 
第二种形式:异地培训转移。如今年2月,由杭州市农广校接单,仙居县农业局组织了28名青年农民,参加杭州市农广校机电专业为期5个月的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拿到了由浙江省农广校颁发的《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证书》和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经学校推荐进入杭州汽轮机厂、杭州五卫机械厂、杭州高远技术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上岗就业。这是我省首个农民异地转移就业培训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输入地与输出地的结合。仙居属我市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要输出,杭州属经济发达地区,有能力消化大量来自各地的农村劳动力。二是市场导向和行政推动的结合。三是培训和就业的结合。杭州农广校与每个学员签有协议,只要学员学习认真,能按时结业,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就有义务向企业推荐工作。培训班结束之时,也是合格学员上岗就业之日。这种形式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城市工业企业转移,培训时间长,农民可真正学到和掌握一门技术,易被企业接受,且就业相对稳定,工资待遇优于短期培训的农民工。但投入较大,组织管理工作量稍大。这种形式也值得大力推荐,对我市实施南北协作工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三种形式:就地培训扶持转移。这种形式一般是已经形成地方产业特色,并在各地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培训后的农民在政府有关政策支持下,进入城市服务业。如服装干洗是仙居县朱溪镇的地方服务产业,该镇有许多农民靠该项技术在省内外城市开店服务致富,原朱溪镇镇长应波调任安岭乡书记后,在今年实施\"千民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中,把该产业引入安岭乡。今年6月,该乡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并发出文件进行部署,要求年纪较青的村干部带头参加,同时邀请自动干洗机生产厂家专家讲课,把服装干洗机运到安岭乡,全乡85位农民参加了培训,有关专家讲授干洗技术,并现场指导干洗机操作和使用方法,还解答了有关资金投入、店面选择等问题。培训后通过仙居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考核,发给技术资格证书。有68位农民取得技术资格证书。乡政府还与农村信用社联系,对计划购买干洗机外出服务的农民提供贷款,到目前,已发放贷款18万元,有18位农民在上海、杭州等地办起了服装干洗店。此外还有天台县的家政服务业、三门县花桥镇的横机操作工等。这种形式的特点是需要政府善于引导,部门配合,政策扶持;培训投入少,培训效果好,农民易学,农民凭一技之长就能就业致富,值得大力推荐。 
第四种形式:院校教育培训向企业推荐就业。如今年7月,三门县农广校从农村初中毕业生中招收的机电、会计两个专业的105名学生,经过2年的学习教育,全部被当地和我市有关工业、服务企业录用。该校通过多种途径向企业推荐,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这种形式适合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特点是通过专业学历教育,农民学员较系统地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容易被企业接受,就业稳定,待遇优,也值得推荐。 
第五种形式:校企结合,定向培训转移。如天台县天成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已与县内外160多家企业签订了委托培训和招聘协议,今年1-9月,已培训转移以失土农民、下山农民为主的各专业技术工人2100多人。这种形式的特点就是我们大力推行的\"企业下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农民受益\"的农民培训转移模式。具体运行方式是培训机构主动与企业用人单位联合,根据用工企业的需要,确定专业工种,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全部进入企业工作。培训经费由政府扶持为主,企业承担一部分。这种形式的最大优点是就业率高,使政府扶持的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便于培训经费的管理。 
二、启示 
通过上述典型分析,为我们组织引导农民就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党委、政府重视,部门支持是关键。从市县到乡村,凡是农民培训转移工作抓得好的地方,都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农业、劳动、经济、教育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有的地方党委、政府第一把手亲自关注,为农民培训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 
启示二:组织农民培训转移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就业意向,了解当地的就业特色项目,加以引导和扶持;因人制宜,就是要根据农民的文化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培训项目,如企业工种技术要求高的,要组织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专业学历教育或者专业职业技术培训;文化程度低的,要以选择技术要求低的工种或者选择一项以操作为主的服务项目进行培训,如干洗机操作技术的培训,让农民培训后能利用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对中青年妇女,要选择缝纫、家政、电脑等技术的培训。 
启示三:要充分发挥培训机构、培训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市由农业、教育、劳动部门管理的农民培训教育机构有150多家,个体开办的单项技术培训更是不计其数。他们为了自身的发展,千方百计去企业联系培训就业业务,为农民找出路,并根据企业用工的需要,开拓各种培训项目,为企业培养输送了大批技术工人,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我们要重视这支农民培训的主力军,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推动农民就业培训工作。 
启示四:农民培训要注重实效,始终坚持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地方财政投入农民培训是有限的,要让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就是要千方百计通过有效的培训转移方式,按需培训,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上述典型充分说明,节约培训经费,而又确保农民就业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总结上述典型和启示,可以得出结论,农民培训转移虽然是个难点,但只要按照农民培训转移\"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把农民培训作为一项政府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全面提高我市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浙江省台州市农业局 李岳林)

更多

培训文摘

培训网-农民工培训难在哪儿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