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培训网-儒藏论语专集 论语学习辅导 论语

论语孔子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分类版 Analects 论语搞笑版 更多

《论语》与《论语注疏》中人称代词的比较

赵君

摘要:考察《论语》与《论语注疏》中的人称代词,发现从上古到中古,人称代词的演进状况大致是:(1)第一人称中“而”、“予”、“朕”已经消失,“吾”、“我”仍在使用,且“我”占主导地位;(2)第二人称“而”已经消失,“女”、“尔”一直使用;(3)第三人称“彼”、“夫”已经消失,“其”、“之”一直作为第三人称代词;(4)两部书中的“他”均作旁指代词。

关键词:《论语》; 《论语注疏》; 人称代词

《论语》著于春秋末年,编辑成书在战国时期,是成书较早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宋人邢曰丙于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改定《论语》旧疏,颁列学官。从孔子弟子著书到刑曰丙注疏,有将近1400年的时间,我们将两部书所用的人称代词加以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从上古到中古,一些人称代词消失了,一些人称代词正在消失过程中,而另一些人称代词代词的用例在大量增加。

一、第一人称代词

《论语》中所用人称代词到《论语注流》时所用的人称代词趋于单一化。《论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予、朕、吾、我”等。予,《论语》中共出现25次,其中4次作为孔子的学生宰予之名,21次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于主格10次,宾格9次,领格2次。《论语注疏》(以下简称《注疏》)中“予”已经完全消失。(注:言“天生德于予”者,谓天授我以圣德,德合天地,吉无不利,恒必不能害我。故曰:“其如予何?”《述而》此句中两个“予”是邢曰丙引用《论语》中原句,不能作为《注疏》中仍使用“予”的例证)并且《论语》中的“予”《注疏》中多在作注,这也说明“予”在当时已不使用。例如:①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注:此誓辞也。予,我也。……言我见南子,所不为求行治道者,原天厌弃我。(《雍也》)另外,邢曰丙对译《论语》原句,也全部用“我”代替了“予”。例如:②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注:周武王曰:“我有治官之臣十者。”(《泰伯》)值得注意的是,《论语》中的“予”作第一人称代词的用例,多是出现在尊对卑的对话中,例如师生或模拟君主的语句中:③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泰伯》)但是这种用法没有流传,《注疏》中“予”被“我”所代替,说明“予”在宋代已经不再使用。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最初本是尊卑共用,是通称。但秦以后成为天子的专称。《论语》中,“朕”出现2次,作领格,是尧的自称,没有出现常人自称“朕”的例子。例如:④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注:言我身有罪,无用汝万方,万方不与也;万方有罪,过在我身,自责化不至也。(《尧曰》)邢曰丙用“我”对译“朕”,《注疏》中的“朕”已经消失,说明“朕”在当时的专有性。吾,《论语》中共出现113次,用于主格94次,宾格3次,领格16次。《注疏》中“吾”的使用次数急剧减少,共出现64次,用于主格54次,领格7次,宾格3次。“吾”在《注疏》中大量减少,是由于邢曰丙一般用“我”来对译《论语》中的“吾”。例如:⑤子曰:“吾与回言终日。”注:孔子言:“我与回言,终竟一日,亦无所怪问。”(《为政》)《注疏》中的“吾”大部分是在对译《论语》句子时引用原文而保留下来的。例如:⑥对曰:“吾斯之未能信。”注:对曰:“吾于斯仕进之道,未能信。”(《公冶长》)

周法高认为“吾”是“单数,为常,复数为变”。①这是符合语言实际的。《论语》中只有2例表示复数用例,而《注疏》中没有用“吾”表复数的用例。例如:⑦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

关于“吾”作宾语,王力先生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吾’都不用于动词后的宾语。”又说:“‘吾’字除了在否定句中(‘不吾知’)情况下,在先秦一般不用于宾语。”②这在《马氏文通》中早已指出:“至外动后之宾次,惟弗辞之句则间用焉,以其先乎动字也。”《论语》中“吾”作宾语共有3次,没有例外地出现在否定句中。例如:⑧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先进》)邢曰丙注释为:“孔子将发问,先以此言诱掖之也。言女等待我,以吾年长于女,谦而少言,故云一日。今我问女,女等毋以吾长而难其对也。”这说明“吾”在宋代口语中逐渐被“我”字排斥,只在书面上仍为文人应用,用法上自然会向“我”靠拢。我,是生命力最强的人称代词,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现代汉语仍在频繁使用。《论语》中“我”出现44次,不及“吾”在当时使用普遍,用于主格18次,领格1次,宾格25次。到了《注疏》中“我”有所增加,共有148次,用于主格89次,宾格36次,领格23次,同位语11次。这时的“我”远比“吾”使用得广泛。原因一是《论语》中的“朕”、“予”、“吾”在《注疏》中由“我”代替;二是人物对话往往自举其名作为谦称,而邢曰丙常常用“我”去代替句中人名,这也造成了“我”的增加。例如:⑨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注:“其邑虽小,亦不诬之,必有忠信如我者焉,但不如我之好学不厌也。”(《公冶长》)从意义上讲,先秦第一人称“我”常有谦卑的意思。段注:“自己厕身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段玉裁的说法不无道理。例如:⑩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与“我”相反,“吾”常出现于自信和凌人之上的语气中。例如: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

通过“吾”、“我”的使用,把孔子的谦卑和自信鲜明地区别开来。由意义决定,“吾”、“我”在语法功能上的最大不同是:“我”常作宾语,而“吾”常用作主语。宋《四书笺义》:“‘吾我’二字,就己而言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易孟醇先生认为“就己而言”指的是施事者,“因人而言”便是指的受事者。易先生由施事、受事来解释“我”、“吾”功能的差异,是有理有据的,在一些同时使用“我、吾”的句子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到了《注疏》中,“吾”、“我”已经没有了这种区别。例为“孔子言,夏殷之礼,吾能说之,但以杞宋之君暗弱,不足以成之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

女(汝)”。《论语》中写作“女”共出现17次,其中用于主格13次,宾格4次。周法高先生认为,在先秦典籍中,“‘汝(女)’绝少用于领格。”③这是符合实际的,《论语》中不见用于领格的例子。《注疏》中“吾”、“我”互用,已经不能分明其意义上的区别。

二、《论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而”等

《注疏》中,“女”共出现34次,用于主格24次,宾格7次,领格3次,和《论语》比较,“女”有所增加,这是由于《注疏》中的“尔”大多数由“女”代替,而且“女”多为“尔”作注。例如: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注:“尔,女也。夫子言使人不加非义于己,亦为难事,故曰:‘赐也,此事非女所能及也。’”(《公冶长》)

尔,甲骨文和金文中,“尔”均不见作人称代词;“尔”作人称代词,始于《尚书》。《论语》中“尔”出现20次,用于主格6次,宾格6次,领格8次。到了《注疏》中,“尔”明显减少,共出现5次。其中用于主格1次,宾格2次,领格2次。这说明宋代,“尔”处在逐渐消失的过程,第二人称代词以“女”为主。在《论语》中,“女”常与“吾”搭配,“尔”则常与“我”搭配。例如: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周生亚先生认为,这很可能反映了鲁方言新旧语法结构的交替过程,“吾”、“女(汝)”是方言形式,“我”、“尔”是雅言形式。“而”,段注:“而,引申假借之语词,……或可释为‘汝’”。《论语》中只有1例,用于主格。到了《注疏》中,“而”已经不用于人称代词。

《论语》和《注疏》中都很少使用第三人称代词。是因为当时用“尔”、“汝”称呼对方似乎带有贬义色彩,例如:吾以女为死矣。(《先进》)

在需要称呼对方时,《论语》中一般是用“子”、“夫子”、“先生”等尊称,其中“子”出现482次,“夫子”出现39次,“先生”用了2次。例如: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先进》)

三、第三人称代词

《论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有“彼”、“其”、“之”、“夫”等。“彼”,《论语》中共出现2次,均处于主格。“但是‘彼’字的指示性很重,又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并不是一般的人称代词”。例如:曰:“彼哉!彼哉!”(《宪问》)《注疏》中只在解释该句时出现了“彼”。注:“彼指子西也,言‘如彼人哉!如彼人哉!’无足可称也。”这说明中古时“彼”已经不用于口语中,只在书面语中偶见。其,《论语》中用来作第三人称代词共170次,用于主格8次,宾格5次,领格157次。“其”大体上相当于“名+之”。例如: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子张》)

《注疏》中“其”依然是主要的第三人称代词,共出现81次,用于领格70次,宾格3次,主格8次。在这两部书中“其”的用法没有不同。之,是最活跃、使用频率最多的代词,《论语》中作第三人称代词共出现70次,主要用于宾格。《注疏》中“之”共出现63次,全部用于宾格。例如: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言文子知识敏疾,而又好学,有所未辨,不羞耻于问己下之人,有此美行,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夫,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在《论语》中只出现1次,用于主格。例如: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到了《注疏》中,已不见“夫”作第三人称代词。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论语》和《论语注疏》中都有出现,但均不作第三人称代词,《论语》中的“他”是旁指代词,大都指物,作“别的”讲。例如: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乡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此言仁者必恕也,己所不欲,无施之于人,以他人亦不欲也。(《颜渊》)唐作藩、向熹二位先生都认为,到宋以后,“他”才成为人称代词的基本形式。所以,邢曰丙的《注疏》中,“他”不多见于作第三人称代词。

注释:

①③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26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参考文献:

[1]易孟醇.先秦语法[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之《论语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向熹.简明汉语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培训网-《论语》“何有”考释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