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上一页 

态度决定一切(2)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不会受人尊重,所学的知识、德能也无法固守。自己力主忠信,不要与那些不忠信的人做朋友,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孔子意在指出“自重”、“忠信”两种求学态度的重要性。

  自重,与人相处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对自己来说可使所学的知识扎实稳固。

  忠信,与人相处能交到忠信的朋友,对自己的过错也能实事求是地改正。

  从上下文来看,自重、忠信与上章的贤贤易色等内容,都是指为人处世、学习的态度,彼此关联性很强,说理逻辑通顺。

  以上是我的浅见,大家不妨存疑。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过去一般将之解释为:“慎重对待丧礼,追念远久的祖先,民风就会淳厚了。”那么这句放在“学而第一”里是说明什么?碰到类似的问题,过去人就说是《论语》在编辑时候弄乱了。真是这样吗?再看意思的推论:好好对待丧礼,追念祖先,民德就能归厚吗?如果我们的祖先是无耻之徒,该怎么追念?最近有报纸报道,秦桧的后代要求免去秦桧像跪岳飞的“惩罚”,这就算是“追远”而带来的民德归厚?可见句子的前后意思也不通。

  “终”代表结束、结局,表示事物的最后结果。“慎终”即谨慎地对待事情的结果。如《老子》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矣。”意思是说:事情即便到快完成时也能象开始那样保持谨慎,就不会遭致失败了。“追远”也不能武断地解释为“追念远古的祖先”,而是“致远”的意思。所以比较起来,我更倾向于南怀瑾先生的解释:

  曾子说:“为使结果圆满,就要追溯到我们的出发点和一路以来的努力,懂得这个规律,社会的道德风气就自然归于淳厚了。”

  也就是说,凡事欲慎其终,必先追其远。这是因果规律的表述:看到奥运冠军获得荣誉、金钱,就要想到他们是付出了艰辛和努力的。看到罪犯在判刑的时嚎啕大哭,就想到他们是因为犯罪而导致悲惨结局的。建立起“慎终追远”的因果的观念,民风自然归于淳厚,大家都不会投机钻营。

  古时候的官员去世都要给他定一个谥(shì)号,对他的一生进行简短的评价——“盖棺定论”。普通百姓死了,也会根据他一生的性格、行为,为他再取一个名字。皇帝死了也逃不了后人的“谨慎”评价,如哀帝、献帝是末代皇帝常用的谥号,武帝是对赫赫武功而又好战征伐君王的评价等。所以“慎终”如果非要狭义地定义在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也不应是“谨慎地对待葬礼”的意思,而是慎重地对待亡人一生功过、得失的评价。“追远”是说要追溯他一生的努力,同时要观察其言行对后世的影响。比如评价毛泽东,他有丰功伟绩,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没有他就没有新中国,但是他在文革中也犯过错误,这些都注意到了才算是“慎终追远”。如果全社会形成了这样的风气,人们做事时就会考虑后果——是给子孙造福增光,还是遗臭万年?如此可“民德归厚矣”。

  过去中国人的因果观念很强,大家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不敢做坏事。宋明的理学家为了弘儒而抑佛,说“因果报应”之说是佛家拿来吓唬老百姓的,结果弄得社会大乱。实际上因果不是佛家的专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又余殃”就是出自《易经》,它是道家的经典,也是儒家的“必修课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是道家的话。佛、道、儒其实都积极提倡因果教育,因为因果并非是为吓唬人而杜撰出来的,而是客观的规律。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无不是因果的相续。

下一页 隐藏的论语 论语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