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 论语

第一部分 
学而第一(1) 
作者 : 王文特

  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又经常复习,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我讲课学生听不明白,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论语》各篇一般是以第一章前两三字为篇名,一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一则大概是金圣叹的小故事却把它牵出了一点意思。或问圣叹公:“子奚为不政?”这也是《论语》上的话:先生你为何不从政呢?金圣叹回答说:学而第一,为政第二。《为政》是《论语》的第二篇,圣叹公这样答,意思是说,做学问是第一位的,做官从政是第二位的。答得很有意思。不过换我就不会这样用,子夏说:“学而优则仕”,所以说“学而为政”,岂不是更为顺理成章?

  这一章意义颇为纠葛,费心思。

  学,音与“觉”近,可训为觉悟。在一些方言里头,学又念作“xiáo”,跟“效”相近,所以又可以解释为效仿。这两个字都好,不看下文是不好取舍的。习,繁体的上边是羽毛的羽,“鸟数飞也”。无论是说演习礼乐,还是说复习《诗》《书》,都有重复的意思在里头。老是效仿重复,每个人都会感到快乐吗?很未必吧。所以“学”里面带点“觉”的意思才讲得通。温故而知新,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

  有朋自远方来,这一句也容易令我们熟视无睹。这一句有异文,有的版本作:友朋自远方来。东汉的郑玄注是: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师兄弟称“朋”,志同道合的称“友”。《论语》在西汉有《鲁论》、《齐论》、《古论》三个重要版本,一般认为《鲁论》上记得是“有朋”,《齐论》、《古论》上记的是“朋友”,这倒不是什么质的分岐,清末学者俞樾有个说法,他说“方”是一起的意思,《周易》上有“不宁方来”,《尚书》上有“兄弟方来”,都是这个意思,这句话就是说,同志和同门从远处一起来了,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俞樾这种说法感觉稍微有点穿凿,但总的来说非常有意思。我体会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孟子说的君子三乐,其中一乐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另一个有点“近者悦,远者来”的意思在里头。

  “人不知而不愠”这一句皇侃的书里就有两种解释,一是说“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要么就是“我讲课人家听不懂,我也不生气。”两种解释都说得通,朱熹的集注只选了第一种,我认为第二种解释似乎更为可取。因为这三句话肯定不是随机放在一起的,如果三句话不是一个有机整体,孔子弟子就没有必要单单因为句式一致而把三个“子曰”捏在一起了。通章来看,孔子是夫子自道,也可以说讲的是师道,更主要的是孔子一生事实,所以弟子把它放在二十篇之冠。

  这就是《论语》的第一章。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