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上一页 孺童讲论语 论语

《孺童讲论语》第五章(1)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解说:

  (一)

  “孟懿子”,为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大儿子,姓仲孙,名何忌,谥号懿。

  鲁国当时是属于“三桓”联合执政的状态。所谓“三桓”,是指鲁国当时的三大贵族,即: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

  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即:子同、庆父、叔牙、季友。鲁桓公死后,立“子同”为国君,即鲁庄公。鲁庄公临终的时候,就继位人的问题,征求“叔牙”的意见,“叔牙”推荐“庆父”。而“季友”坚决反对,并支持立鲁庄公的儿子“子般”为国君。为了能使“子般”顺利继位,“季友”派人送毒药逼“叔牙”自尽,后立“叔牙”的后代为“叔孙氏”。“子般”即位还不足两个月,“庆父”就派人刺杀了“子般”,“季友”也逃往陈国。“庆父”于是立当时只有八岁的“开”为国君,即鲁闵公。过了一年,在齐国的支持下,“季友”返回鲁国。由于齐国想联合鲁闵公除掉“庆父”,“庆父”于是又派人刺杀了鲁闵公,后逃往莒国。此时“季友”将鲁闵公的弟弟“申”,从邾国带回鲁国,立为国君,即鲁僖公。“季友”与莒国进行谈判,莒国将“庆父”遣送回鲁国。“庆父”让自己的弟弟“公子鱼”,去向“季友”求情,被拒绝。“庆父”于是自缢身亡,“季友”立“庆父”的后代为“孟孙氏”。“季友”去世后,后人被立为“季孙氏”。由于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这三支全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被称作“三桓”。

  在“庆父”死后,其子“公孙敖”继承父亲爵禄,即孟穆伯。孟穆伯有二子,即:文伯、惠叔。文伯有子“孙蔑”,即孟献子。孟献子有子“仲孙速”,即孟庄子。孟庄子生“孺子秩”,而孺子秩生“仲孙貜”,即孟僖子。

  孟僖子曾陪同鲁昭公前往楚国,因不懂礼节,致使鲁昭公在欢迎仪式上出丑,为此孟僖子十分惭愧自责。回到鲁国后,孟僖子就“礼”的问题,到处向人求教,这其中就包括当时还年轻的孔子。孟僖子对孔子的学问及修养十分佩服,在临终前,他向自己的两个儿子“仲孙何忌”和“南宫适”,讲述了自己当年由于不懂“礼”而犯的严重错误,并强调了“礼”的重要性。随后,孟僖子向两个儿子介绍了孔子的情况,要求他们在自己去世后,拜孔子为老师,去学习“礼”。

  (二)

  正是有了父亲临终时的教诲,才有了本章的“孟懿子问孝”。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无违。”“无违”就是无所违背的意思,那么不违背什么就算孝了呢?

  一谈到“孝”的问题,给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孝顺父母,“无违”就是指不违背父母的意志。那么,作为孟懿子父亲的孟僖子,其最主要的意志就是“礼”。所以,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孟懿子的问题,而是以“无违”作了含蓄的回答,其潜台词就是说:“你只要能够不违背你父亲的临终遗教,重视对‘礼’的修养,不违背于‘礼’,这就可以算得上‘孝’了。”

  需要说明的是,孔子讲的“无违”,是“无违于礼”就是“孝”的意思。而孟僖子在临终的时候,也让孟懿子注重学“礼”,孟懿子自然就容易把孔子“无违”的答语,片面理解为只要“无违于父”就是“孝”了。这也就是后来孔子为什么又要向樊迟作进一步阐释的原因。

  (三)

  “樊迟”,即樊须,字子迟,亦称樊迟。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齐国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一说三十六岁)。

  “御”,是“驾驭车马”的意思。

  “之”,指代樊迟。

  “孟孙”,前面讲了庆父的后代立为“孟孙氏”,在此指代孟懿子。

  “对”,在《论语》中,凡是身份低的人与身份高的人谈话,如臣与君、学生与老师,都用“对”表示尊重。在本章孟懿子为贵族,所以孔子在向樊迟讲述时,用“我对曰”表示对孟懿子的尊重。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