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上一页 孺童讲论语 论语

《孺童讲论语》第十一章(1)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说:

  孔子说的这句话,看上去意思比较明显,但却成为千古疑案。下面就其中争议的焦点,分别进行解说。

  (一)

  “父在”,指父亲健在的时候。

  “观其志”,字面意思是说观察他的志向。

  “父没”,指父亲去世以后。

  “观其行”,字面意思是说观察他的行为。

  其中,“其”字在此可有二种解读:

  其一,指父亲。也就是说,父亲健在的时候,作儿子的要观察父亲的志向,来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指引;父亲去世以后,作儿子的要观察父亲生前的行为,来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指引。

  其二,指儿子。也就是说,父亲健在的时候,作儿子的不能随着自己的意志来为人处世,要观察他是否遵循了父亲的教导;父亲去世以后,作儿子的无法再从父亲处随时获得指引,那么就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否符合父亲生前的教导。

  (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父亲去世以后的三年间,如果儿子对父亲生前的为人处世之道,不作更改而遵循恪守,那么就可以认为儿子已经具备了“孝”的德行。

  为什么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呢?按中国传统的居丧礼仪,一般是以“三年”为限。那么,随之就会出现了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要“三年”不改,那“三年”以后还改不改呢?其二,父亲生前的为人处世之道,如果是好的、善的,那么还可以遵循“不改”;如果是坏的、恶的,难道也要遵循“不改”吗?

  针对这两个问题,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解:

  其一,认为父亲也是人,是人都会犯错,其生前的为人处世之道,必定不可能都是好的。那为什么孔子说要“三年无改”呢?父亲去世后,作为儿子在居丧的三年内,应当时时思慕父亲生前的种种好处,以表达自己对父亲去世的悲痛心情,而没有闲暇去回忆父亲生前的过失。三年之后,自然可以遵循父亲好的为人处世之道,而改正其不好的。

  其二,认为孔子原话是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什么是“道”?只有好的、善的,才可称之为“道”。孔子在此强调的,就是父亲生前好的为人处世之道,根本不涉及不好的。那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既然是好的,为什么只三年不改,应该永远不改才对呀?再好的东西,如果一成不变,不能与时俱进,最终也就变成不好的了。所以,在三年居丧期满之后,对于父亲生前好的为人处世之道,也可以因时因地的加以改进变通了。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