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孺童讲论语 论语

《孺童讲论语》第一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说:

  (一)

  “学而”是《论语》开篇的篇名。需要说明的是,整部《论语》共分二十篇,但并没有为这二十篇内容,再专门起二十个能够彰显本篇主题的篇名。而现在看到的这二十篇篇名,就是每篇正文开头,或是从“子曰”、“子谓”后的第一句话中选出的前二、三个字。以本篇为例,“子曰”后的第一句话为“学而时习之”,故取“学而”二字为篇名。

  (二)

  “子”,指丈夫,也就是男子的通称,在此指的是孔子。然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或是更早一些,“子”并不是某个固定人的称谓。按照周朝的制度,爵位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故而在周制下,当时的“卿、大夫”都不敢称“子”。直到春秋时期的齐僖公、齐文公以后,从政的“卿、大夫”才开始称“子”。

  由于当时大国的国王称为“孤”,小国的国王称为“君”。《春秋传》云:“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小国之君按爵位属子、男,但二者不能并称,故而“就高不就低”,留“子”去“男”,以“子”自称。可见,此时的“子”还是贵族与统治阶级的称谓。到后来,没有从政当官的“匹夫”,如果其学有所长,且能够被世人肯定、推崇、追随的,也可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孙子等诸子。

  “曰”,在字形上,是口中有一横,这一横即象征舌头。故“曰”字是指,人们在刚要说话的时候,必先开口、吐舌、出气的样子。

  (三)

  “学”,觉悟之义,觉悟未知之事。“学”在此可有两种解读:其一,作名词,指学问;其二,作动词,意为效仿。若作名词解:必有具体之学问,如史学、经学等,然后才能“时习之”;若作动词解:人虽平等,但智力必有差异,故而觉悟也有先后,那么“后觉悟”的人效仿“先觉悟”的人,然后再“时习之”。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多以获取知识为“学”,而在古代并不以获取知识为“学”的第一要务。古人以“求道”为学,此“道”即指修身、处世之法也。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就曾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时”,指时间。从“为学”的角度,“时”在此可有三种解读:其一,指四季;其二,指年纪;其三,指辰刻。

  所谓“四季”,是指的春夏秋冬。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季节,学习不同的知识,更有助于理解。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阳者清轻,阴者浊重。因此,春夏比较适宜清轻之学,如《诗》、《乐》等;秋冬比较适宜浊重之学,如《书》、《礼》等。

  所谓“年纪”,是指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等各个阶段,有的阶段就适宜“为学”,有的阶段就不适宜为学。人在少壮之时,精力旺盛,就适宜为学;人在老衰之时,神智昏暗,就不适宜为学。

  所谓“辰刻”,是就一天而论。早晨清爽,适宜为学;中午阳盛,适宜为学;夜晚寂静,适宜为学。可见一日三时均宜为学,也就是要强调日日学习、无时不学、不能停废的意思。

  总之,“为学”是要以时间作保证的。

  “习”,原指小鸟频频扇动翅膀,练习飞行的样子。后引申为练习、学习,主要强调的是技能方面。在此是指,每日为学而不停废,如雏鸟拍翅练飞,相继而不间断也。

  “之”,指代所学之业。

  “说”,通“悦”,喜乐之义。古时“说”、“悦”同为“说”字,汉代以后以“心”字旁加以区分。在此即指学问纯熟而心生喜悦。

  需要说明的是,“不亦说乎”这是一种反问语气的用法,那么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反问句式运用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语气来表达肯定的意思。之所以在此强调这点,是为下面的解说留一个伏笔。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感谢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