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欢迎访问本站。

上一页 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 论语

子罕篇第九(1)

连载: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 作者:谭景伟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 点题 ]利与命与仁,孔子只谈外用,罕言实质。

  [ 心得 ]读到这里,我们就会很迷惑,利与命,孔子的确谈的不多,可仁却是无处不见的,怎么能说罕言呢?实际上这句话是从三者的本质定义上说的,孔子只谈外用,很少谈“利”“命”和“仁”的本质定义。为什么孔子很少谈?这里是有原因的。人类最无法摆脱的两张网:一张网就是“利”,另一张网就是“情”。人最容易在利和情面前犯错误。孔子很少谈“利”,并不等于回避,而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义”字在先。

  命,是非常神秘又是非常虚无的一个概念。到底什么是命?说不清楚。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同的,找不到统一的标准,也自然是无法定义的。孔子不谈命,只是不回答它的概念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孔子关注的是它的具体外用,也就是现实人生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对大众而言知道1加1等于2是重要的,为什么等于2并不重要。《论语》对什么是命没有回答,但对人生具体问题却给予了深刻的说明。

  仁,在《论语》中几乎贯彻始终。如果我们把《论语》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个“仁”字很复杂,孔子关于“仁”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论语》中讲的仁都是它的具体外用,并不是本体,“仁”到底是什么?孔子没有回答,直到今天也没有统一意见。就像老子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现在认为是宇宙运行规律,究竟是不是本原,也不清楚。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很难回答,如果我们人类的智慧不够,最明智的办法就是不要回答。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 点题 ]与专相比,孔子选择博。

  [ 心得 ]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很伟大,可是博学都没有一样专长。做学问要先求广博而后求专,如果没有广博做基础,专一就要成为单一,知识浅陋。孔子的回答是有深刻寓意的,表面是说:“我专于御呢?还是专于射呢?”“吾执御也”这样的自问自答,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要做个给文化掌舵的人。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 点题 ]有益社会进步的创新才是创新。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点题 ]四种顽疾,全来自“我”。推己及人,一剂良方可治。

  [ 心得 ]这是人们最容易犯的四种毛病。一是没有根据,妄加揣测;二是办事武断,鲁莽草率;三是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四是自以为是,唯我至上。

  以前听过木桶理论,最矮的一块木板决定了木桶的盛水量。这四种毛病,是影响我们前途命运的四块木板。我们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就一定要把这四种毛病减到最低,甚至于无,争取让木板高一些,水多盛一些。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 点题 ]参见第七篇“天生德于予”句。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点题 ]穷家孩子早当家,故多能鄙事。

  [ 心得 ]孔子小时贫贱是实情。据《史记》记载,孔子的母亲是一个奴婢。孔子3岁丧父,母亲带他依居曲阜阙里,生活非常艰苦,17岁丧母。所以孔子说自己少也贱。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里,以孔子这样的身份要想有所成就很难,幸运的是,他自己很有志气,好古,又不耻下问,敏而好学,这是孔子能有所成就的关键。孔子同于众人处是并非生来显赫,异于众人处是幼而知学,终生不辍。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感谢您访问本站。